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编号:156614
儿科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一、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根据小儿年龄变化,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胎儿期:从怀孕到分娩为胎儿期。这一时期,胎儿依赖母体生存,故孕妇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条件、思想情绪活动、营养和卫生习惯等均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新生儿期:从出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对外界环境及疾病的抵抗力较差。

    3.乳儿期:满月到满一周岁。这时期各系统及功能迅速发育,营养需求较高,所以需要注意合理的喂养。

    4.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语言、思维发育加快。

    5.儿童期:3-7周岁为儿童期。智力发育增快,理解能力逐渐加强,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生活接触范围也扩大,接触疾病和受伤等机会增多,故需要预防疾病和意外事故。
, http://www.100md.com
    6.少儿期:7-16周岁为少儿期。各个系统及功能发育逐渐成熟。智力发育更强,求知欲、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大为增进,故需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继续培养他们,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青春期女孩多在12岁左右,男孩在14岁左右开始。

    二、小儿特点

    小儿阶段“巴达干”占优势。“巴达干”属水土性,所以此期生长发育最盛,各个系统功能逐渐成熟,且各系统有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育较快的特点。小儿的消化功能较弱,胃肠对食物的耐受性较差。

    小儿患病和痊愈变化都较快,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患病率高,且多患胃、肺疾病以及传染病。

    三、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5-8天之后消退,不必特殊治疗。
, 百拇医药
    乳热:出生后3天内突然出现发热,可持续几小时至2天,喂凉开水可退热。

    出疹:个别新生儿出生后额颈部出现小疱疹。

    阴道出血:女婴出生后第5-7天,有时可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止。

    乳腺肿大:出生后3-5天出现,男女婴儿皆可发生。

    四、小儿保健

    新生儿保健

    脐带保护:新生儿脐带结扎剪断后,注意残端有无渗血,脐周围必须经常保持清洁。

    清洁护理:室内空气要新鲜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预防疾病传染。用温水淋浴,衣服必须柔软清洁防止擦损皮肤。

, 百拇医药     喂养:以母乳喂养为最理想,如母乳不足,可用牛乳喂养,注意喂乳时间、量、温度等。

    婴儿保健

    饮食保健:母乳不足时,应喂牛奶、代乳粉、豆粉、果汁、米汤、面糊等,可从四个月开始逐渐加量。

    保暖:注意环境住宿、衣着的温暖,防止受风寒,特别是注意避免脚心和囟门受风寒。

    防病保健:防止摔伤、吞咽异物、烧伤、电击、溺水等,预防传染病,经常给沐浴,保持衣着、餐饮具、玩具的清洁卫生。可用菖蒲烟熏消毒住宅,按时按要求进行预防接种。

    五、儿科疾病病因

    小儿疾病与成人一样,由三素紊乱所引起。但具体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先天,即指先天发育不良;后天系指出生后在饮食、起居及其他因素不当而引起。母亲的偏食和母乳的三素不平衡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另外胎毒热染于小儿可引起“协日”热症、牙龈糜烂、口腔糜烂等疾病。
, 百拇医药
    六、小儿疾病诊断的特点

    问诊:小儿多不能自述病史,须由家长或保育人员代述。应让家长详尽地叙述病情经过。年龄大的患儿能直接陈述病情,在设法取得患儿合作的情况下,可让其补充叙述一些有关病情的细节。

    望诊:观察体质、姿势、发育营养状况、面部表情、皮肤色泽、手指耳廓血管、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性,眼神灵活性,活动能力及语言情况。根据这些可大致推测小儿精神神志、发育营养情况、病情轻重等。

    1.手指血管检查:主要观察食指侧面的血管。可查出血管充盈而发青等病象。血管发青至第一节者病情较轻,达到第二节者病较重,发青至指尖者病情危重。

    2.观察耳廓血管:耳廓分上中下三个部分进行观察。血管发青、怒张为病象。在右耳上部观察肺、大肠,中部观察肝、胆,下部观察右肾、膀胱疾病。在左耳上部观察心、小肠,中部观察脾、胃,下部观察左肾、“三舍”的病症。
, http://www.100md.com
    触诊: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切脉,活动、哭闹、兴奋等状态切脉均影响结果。小儿年龄愈小,脉搏及呼吸愈快,平均一呼一吸时脉搏跳5-6次。

    七、小儿疾病及其治疗

    小儿心脏病

    胚胎发育不全而致的先天性心脏病和受惊、重病而致的后天性心脏病。

    症状:无故哭闹、怕噪声、手抖、心悸气促、不愿活动、呆滞等。

    治疗:加强心功能。药物用七味广枣散、五味肉蔻丸温水送服。如是合并热症者加用八味清心沉香散可用三味檀香汤引服。

    小儿肺病

    主要由三素紊乱,肺受损所致。分肺热型和干咳型两种。
, http://www.100md.com
    1.肺热型

    症状:发热、胸部刺痛、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大汗、面颊发红、咳嗽、咳黄色痰、咳血、手指血管发青至第二节。

    治疗:清热止咳利痰。药物用九味麝香丸用四味沙参汤引服,咳血者用八味红花止血散、大安散、十八味清肺散。可在肝脉、手指尖放血。

    2.干咳型

    症状:多早晨咳嗽,痰不利或咳泡沫痰,伴恶心呕吐、面部浮肿、口唇发绀、不愿活动。

    治疗:祛“巴达干”、“赫依”,镇咳。药物用七味葡萄散用四味土木香汤引服,合用五味沙棘散祛痰。

    小儿肝病

    主要是血热盛于肝脏,影响肝脏功能所致。
, 百拇医药
    症状:发热气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口唇干裂、目赤、舌苔黄厚、肝区疼痛,肝肿大。

    治疗:清肝热、改善肝功能。药物用十三味清肝红花散,十三味牛黄散用凉开水送服。

    小儿脾病

    主要由于饮食不当引起。

    症状:气急、口唇干裂有出血点、面色发青、口渴、腹胀、脾肿大有压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治疗:促进消化功能。早投七味草果散开水送服,晚投七味健脾诃子散用冰糖水送服。腹胀加七味清脾红花散凉开水送服,消化不良投六味安消散温开水送服。

    小儿肾病

    主要由于血“协日”热降于肾脏或久病影响肾功能而引起。
, http://www.100md.com
    症状:急起发热、畏寒、头痛、腰酸痛、尿频尿痛、血尿。

    治疗:清热利尿。早投八味红花止血散温开水送服,午投十味清肾诃子散,晚投萨丽丸四味姜黄汤送服。

    小儿胃病

    消化“协日”偏盛时引起胃热症,“巴达干”、“赫依”偏盛引起胃寒症。

    症状:胃热者表现胃痛、烧心、吐酸水、消食时间疼痛加重、食欲不振等。胃寒者表现胃胀、嗳气、干呕、肠鸣、消化不良、纳差或大便带有未消化物、消瘦。

    治疗:胃热用五味诃子散、五味麝香丸。胃寒用五味石榴散,十味健胃诃子散用健脾归津散煎汤送服。

    小儿胆囊病

    主要是由于血、“协日”热降于胆及不良消化等引起。
, 百拇医药
    症状:消化不良、思食而吃不下,发热恶心,吐酸水,眼晴、皮肤黄染,耳血管胆区明显怒张,口苦等。

    治疗:清热治疗。药用清热大黑散、八味当药散、九味牛黄散等冰糖水送服。

    小儿腹泻

    主要是由于“协日”热或“粘”毒症降于小肠引起。

    症状:精神萎靡、不愿活动、不思饮食、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烦躁不安。

    治疗:止泻、助消化。药物治疗早投七味熊胆散,午投十味健胃诃子散用姜汤引服,晚投七雄丸用四味止泻木汤引服。

    小儿大肠病

    主要由于胃温下降、下行“赫依”功能紊乱所致。
, http://www.100md.com
    症状:腹胀肠鸣、腹痛、压痛、泻泡沫物、排气恶臭、排气后稍安定。

    治疗:镇大肠“赫依”,健大肠功能。药物选用十三味结肠石榴散,六味石榴散温开水送服。火灸大肠穴。

    小儿膀胱病

    主要由于肾温衰弱,影响膀胱功能所致。

    症状:腰酸痛,疼痛牵涉至大腿内侧,小便不利,尿道灼热痛,甚则血尿、尿闭等。

    治疗:补肾利尿。药物用八味金砂散或三味蒺藜汤引服。

    口腔病

    由于脏腑热上盛,“赫依”气血相搏,口腔不洁,热性饮食过多等使血热上攻口腔所致。

    症状:发热、恶心,口腔内发出红白色疹子,糜烂,流涎,灼痛难忍,发出臭味等。
, 百拇医药
    治疗:清热,调理“赫依”气血。药物治疗用六味安消散三果汤引服,每日3次。白矾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在食指根放血。

    小儿白脉病

    主要由于出汗受风,高热时入冷浴等原因遗留余热窜于白脉,白脉受损,从而气血流通受阻,影响肌肉、筋腱、骨、关节等的发育。

    症状:开始发热头痛、畏寒、咳嗽、打喷嚏、咽喉疼痛、恶心,进而肌肉痛、颈项强直、大汗、烦躁哭啼,最后肌肉无力、感觉迟钝、瘫痪。

    治疗:开始应引热成熟,药物用七宝汤和七味苦参汤,每日3次煎服,然后清热通脉治疗。药物用八贵散、珍珠丸清热舒筋汤引服;瘫痪期除余热,补元气,通白脉治疗。药物用珍珠丸、十三味麝香丸用温开水送服。可温泉浴和按摩治疗。

    软骨病
, 百拇医药
    软骨病是由于营养缺乏所致的疾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

    症状: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消瘦、腹部鼓胀、多汗、睡眠不实、易惊,方颅、囟门闭合晚、出牙晚和行直迟缓、胸骨隆起、脊柱和下肢弯曲。

    治疗:滋补骨髓,强筋活血。药用五味苍术散,十三味麝香丸用清热舒筋汤引服,分早晚服。

    小儿虫病

    小儿虫病主要指肠道寄生虫病。常见蛔虫病和蛲生病。

    1.蛔虫病

    症状:脐周疼痛,位置不定,空腹时加重,食欲减退,多吃易饿,不安,易惊,睡眠不实,睡眠咬磨牙齿,面黄、消瘦、营养不良等。

    治疗:杀虫、排出。先生吃100g南瓜子仁,2小时后200g槟榔煎汤服下,如虫排不出时可服六味安消散、三味大黄汤等缓泻,合用七味信筒子散。

    2.蛲虫痛

    症状:肛门奇痒,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治疗:杀虫泻虫。药用七雄丸,三味荜茇丸或七味信筒子散用三味大黄汤引服。,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中成药 > 儿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