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肿瘤
编号:159023
胃癌“三早”与胃癌现代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7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近40余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临床与基础医学相结合,紧紧抓住胃癌“三早”与胃癌合理治疗两个骨干课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一、 胃癌“三早”研究,推动了我国早期胃癌诊治工作

    1972年通过胃脱落细胞学检查报告了我国首例早期胃癌。之后到农村、工厂进行了4万余人的胃癌普查,发现了32例早期胃癌与一批“胃癌高危人群”。1978年在第一届全国胃癌会议上做了有关报告,引起国内同道关注,开创了我国早期胃癌诊断、治疗的先河。1984年我们在国内首次报告了特殊型早期胃癌,提出浅表广泛、多发、微小型早期胃癌的诊治标准,防止了漏诊、误诊,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现已治疗早期胃癌250例,5年生存率达97.8%。

    二、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基础-临床研究完善了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过去,病理学上已认识到不同类型胃癌,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其转移、扩散范围、程度亦不同,预后有很大差别。但因病理学分型繁杂、准确性欠佳、临床医师手术前难以掌握,未能指导治疗。我们从60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应用研究。力争在胃切除前外科医师能掌握其特性,把外科治疗建立在生物行为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主要项目如下:
, 百拇医药
    1.胃癌外科分型 1980年我们提出了胃癌外科分型,分为限局型与浸润型。两型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标准明确、容易判定,适用于临床,指导胃切除范围有重要作用。国内已推广应用。

    2.胃癌浸润生长方式分型 1964年提出胃癌浸润生长方式分型,分为团块状、巢状、弥漫状,比Ming提出的类似分型早13年。此分型是反映胃癌病理学特征的重要基础。将此分型与上述外科分型结合应用于指导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

    3.胃癌浆膜分型 分为五型,正常型为黏膜内癌,可缩小手术;反应型为黏膜下癌或中期癌,标准根治手术可获良效;结节型多为限局型癌,扩大手术可获良效;腱状型及多彩弥漫型为浸润型癌,恶性度高。需行扩大根治手术和杀灭癌细胞的综合治疗,但疗效亦差。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极为简便和有用的指标。能充分反映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满足临床需要。

    4.腹腔脱落癌细胞的检测与杀灭 研究浆膜型过程中,发现了胃癌脱落癌细胞(exfoliated cancer cell,下简写ECC)的严重性。尤其行根治术ECC(+)者仍占22.2%,这是始料不及的。继而进行了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癌胚抗原( CEA)-mRNA 腹腔脱落癌细胞微转移的研究,ECC(+)率达60%左右。ECC(+)是胃癌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因素。进一步提出温热、低渗液(或加表面活性剂)杀灭ECC,这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无毒、有效方法,已列入卫生部2000年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在全国很多医院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5.淋巴结转移规律 在一般转移检查基础上,我们着重研究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计量学、分级、分型,淋巴管癌栓以及淋巴系注墨提高清除率的研究。纠正了忽视微小淋巴结转移的错误认识,改进了清除原则与判定疗效的分类标准。这可能是国内外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清除原则完整的研究。

    6.手术改进与疗效提高 1978年我们在国内最早开展了胃癌D2、D3清除术,并做了一些改进。5年生存率60年代为19.6%,70年代为38.5%,80年代为57.6%,90年代为63.7%,始终居全国最高水平,比欧美各国均高(国内及欧美多为40%~50%),与日本、韩国同一水平(60%~70%)。, 百拇医药(陈峻青王舒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