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学术论坛 > 中青年医师论坛
编号:159226
纳米技术防治球囊损伤后再狭窄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30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NP)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目前临床应用的任何导管系统,能通过组织间隙并为细胞所摄取,缓慢释放所携带的药物。我们应用可生物降解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为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含载地塞米松的NP,对NP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实验,同时观察地塞米松NP局部灌注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内膜增生的影响。进一步应用重组反义MCP-1基因,分别以NP和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局部血管定位基因转染。观察反义MCP-1对球囊损伤后局部血管表达MCP-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内膜增生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本实验制备地塞来松NP平均载药量为l7%,平均粒径小于300 nm,扫描电镜下观察其为表面光滑的球体,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4周释放60%左右的药物。在球囊损伤兔髂动脉后进行局部灌注地塞米松NP,血管壁中地塞米松的含量在3小时、24小时、3天和7天分别为(47.956±15.35)μg/10 mg动脉干重、(30.86±18.93)μg/10 mg动脉干重、(14.16±6.51)μg/10 mg动脉干重和(2.85±0.91)μg/10 mg动脉干重,l4天时检测不到;对侧血管和血浆药物浓度始终末检测到。球囊损伤术后21天行病理学检查,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NP组血管损伤无显著差异(三组内膜/中膜面积比分别为1.l7±0.35、1.18±0.41和1.16±0.38,P > 0.05);局部灌注地塞米松NP组较局部灌注空白NP组和静脉地塞米松NP组的内膜/中膜面积比分别减小了45.7%和46.7%(三组分别为:0.63±0.24、1.16±0.38和l.18±0.21)。

    MCP-lcDNA被反向克隆于真核细胞表达载体LNCX的多克隆位点中。成功建立高血脂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通过NP和DOTAP阳离子脂质体局部定位转染反义MCP-1基因。血管组织基因组DNA PCR检查发现,NP和DOTAP能将反义MCP-1成功转染血管组织。Northern杂交提示,NP和DOTAP局部基因转染均能检测到反义MCP-1基因的表达,同时正义MCP-1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转染方式无显著差异。电镜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反义基因转染组(NP和DOTAP组)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与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病理学检查发现,反义MCP-l基因转染组(NP组和DOTAP组)较单纯损伤组、高血脂单纯损伤组和NP对照组内膜增生明显减轻(内膜/中膜面积比NP组为0.656±0.125、POTAP组为0.70l±0.171、对照组为1.161±0.273,P < 0.01)。半定量RT-PCR研究发现,反义MCP-1基因表达可使球囊损伤后血管组织PDGFB和bFGF等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降低,TGF-β1的mRNA表达增高(P < 0.05)。

    PLGA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血管组织相容性,球囊损伤后血管局部灌注地塞米松NP能够在局部血管获得较高的组织相容性和较高的组织药物浓度并能显著抑制损伤血管的内膜增生。局部定位转染反义MCP-l基因并进行表达可抑制损伤血管自身的MCP-1的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与黏附,影响FDGF、TGFβl和bFGF的表达,减轻新生内膜的增殖。, http://www.100md.com(朱文玲曾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