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60948
邹承鲁院士揭露科学界浮躁气氛下的七大骗术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8日 医业网
     中新网2002年4月27日北京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子生物学家邹承鲁近日在一个专题报告,归纳了中国科学工作中现存的七大违规行为。

    这七大违规行为分别是:一是伪造学历,伪造工作经历。最近海外归来学者逐渐增加,伪造国外学历的情况时有发现。有人伪造根本不存在的大学的博士学位,或把一些在国外并没有合法地位的学校的所谓“博士”学位作为自我宣扬的资本。

    还有人自称是某某研究所的所长,其实在国外登记一个既无实体又无工作人员的所谓研究所不是特别困难。还有人伪造论文。

    二是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在科学论文中必需充分回顾与本人研究结果直接有关的前人工作,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创新之处。有些人对前人相关工作的遗漏,至少体现他本人学术水平的欠缺;如若是有意不提,或虽然提到却故意贬低前人工作而抬高自己,则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

    三是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邹承鲁说他在担任一些杂志的编辑期间发现,有些人投寄论文中的有些数据是假的。科学中的原始数据不允许作任何人为的修改;同样也不允许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随心所欲取舍数据。修改甚至伪造数据,是违反科学原则、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

    四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遗憾的是,国内有些人剽窃了他人成果却能升官发财,依旧春风得意。其实,我们只要经过仔细核查,是完全可以查处到这些人的。

    五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国际上惯例是一篇研究论文绝对不允许同时投往不同刊物。把同样内容的一篇论文略为改头换面又作为新的论文去投稿,或者把相同的一套数据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变成多篇论文去发表,都是变相的一稿两投。另一种情况则是把中文发表的论文再翻译成英文去发表。国际上一些知名刊物在投稿须知中明确指明不接受已经用任何文字投往其它刊物的论文。

    六是强行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对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署名,表明此人对论文作出了贡献,即对这篇论文从选题、实验设计和实施,到得到科学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有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搭车”,是一种典型的不劳而获的行为。

    七是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在广告中经常听到“中国XX学会推荐”等语言,邹承鲁院士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邹承鲁院士还就中国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对待错误的科研结果和结论、科研成果的评价与宣传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邹承鲁院士说,科学家也会犯错误,对待错误的结果和结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尽快改正错误”。犯了错误之后置之不理、或者根本不承认自己的结果是错误的。让错误的结果继续被人引用,在文献中不断流传,只能损害作者的科学声誉。

    据《科技日报》报道,邹承鲁院士坦承,中国科技界的浮躁之风仍存在很多问题,彻底解决是非常困难的。而最关键是要增加透明度,不要捂“盖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