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多湿热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恣嗜肥甘或嗜食辛辣等导致脾胃损伤、蕴湿生热者逐渐增多,使慢性胃病的脾胃湿热证日趋增多,且多为于青壮年。因为这些人多体质强壮、阳气旺盛,又易暴饮暴食,其感受外邪后易从阳化热。
现代医学研究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有研究探讨胃病与Hp、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发现:Hp阳性者实证、热证较虚证、寒证多见。实证Hp检出率为100%,虚实夹杂证为84.60%,虚证为76.7%。在中医各证型中,以脾胃湿热型Hp感染率最高。观察1366例胃病患者,发现Hp阳性率依治为:脾胃湿热(86.7%)>胃络瘀血(80.2%)>肝胃不和(74.2%)>脾胃虚弱(63.%)>胃阴不足(47.9%)。
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大量慢性胃病湿热证患者,其胃镜检查有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伴有出血点等急性炎症改变。实热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频率幅值比正常人有较大升高,其餐后胃肌兴奋性、收缩力增加,胃对餐负荷刺激反应较强烈。还有人研究发现,脾胃湿热证患者体内1gA增高,反映了病理状态下机体动员血液中的球蛋白及补体的现象。湿热证患者唾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虚证患者,这与机体感染使防卸机制发生变化有关。湿热证患者5-羟色胺和组织胺含量增高,也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实证、热证患者胃液Hp值低于虚证、寒证,胃内温度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的增多及其研究,提示临床上要重视湿热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百拇医药(陶春祥)
现代医学研究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有研究探讨胃病与Hp、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发现:Hp阳性者实证、热证较虚证、寒证多见。实证Hp检出率为100%,虚实夹杂证为84.60%,虚证为76.7%。在中医各证型中,以脾胃湿热型Hp感染率最高。观察1366例胃病患者,发现Hp阳性率依治为:脾胃湿热(86.7%)>胃络瘀血(80.2%)>肝胃不和(74.2%)>脾胃虚弱(63.%)>胃阴不足(47.9%)。
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大量慢性胃病湿热证患者,其胃镜检查有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伴有出血点等急性炎症改变。实热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频率幅值比正常人有较大升高,其餐后胃肌兴奋性、收缩力增加,胃对餐负荷刺激反应较强烈。还有人研究发现,脾胃湿热证患者体内1gA增高,反映了病理状态下机体动员血液中的球蛋白及补体的现象。湿热证患者唾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虚证患者,这与机体感染使防卸机制发生变化有关。湿热证患者5-羟色胺和组织胺含量增高,也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实证、热证患者胃液Hp值低于虚证、寒证,胃内温度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的增多及其研究,提示临床上要重视湿热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百拇医药(陶春祥)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