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83779
医院“挖人才”该怎么挖?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8日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报道:沪上医院近来凸现出“名医效应”:医保出台后,病人“跟医生”现象越来越明显。黄浦区中心医院刚将瑞金医院退休的普外科主任“挖”了来,病人便追踪而至,该院的手术台数因此“翻番”,病床全数爆满。“得人才者得市场”。一家医院想在短时期内抢市场、赢病人,“捷径”似乎只有一条:到处“挖人才”。

    “挖人才”能“挖”出效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市一医院近年来引进医学骨干130余人,科室中主要科研骨干约有四分之三是外来之才。“挖人才”的回报率也很丰厚。例如市一医院,最近突破性的手术接二连三成功,几乎每两三个星期就有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新闻不是全国首例,便是全市第一。这些“第一”的社会反响便是病人纷至沓来。

    然而,当“挖人才”热得发烫之时,业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沪上有家以“挖人才”出名的医院,近几年来的人员流动率达到了60%以上。这么高的流动率,学科的承继性和稳定性从何而来?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挖人才”究竟应该怎么挖?

    坦白地说,目前不少医院的人才流动并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一些院长视线内的优秀人才,往往是与院长私交不错的医生。靠“私交”挖人才,弊端不少:其一,挖来的是否是最合适的?其二,这些挖来的人冲的是好环境还是好院长?其三,学科梯队的营造与融合靠什么?一位被挖来的外科专家就对记者作过如此表白:“现在又有别的医院出高薪‘挖’我了,我现在不走,只是暂时给院长一点面子而已。”而引进这位外科专家后,该院原本颇具一定水准的一套学科班底被分散到其他科室,几名骨干也改换门庭,投向另一家医院。记者不由担心,一旦现任院长离任,这位外科专家一走,这家医院原本并不算弱的这一学科便会全线崩溃。这样“引进一个,走了一批”的后果,肯定是得不偿失。

    有识之士还指出,医院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一定要靠机制挖人、靠机制留人。医院要有一套规范的人才预测与规划,对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更替等要有周密计划。缺什么样的人才、引进后放什么样的位置、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院长心中要有一本“明白账”。同时,人才引进行为要形成规范和制度,而不能成为院长的个人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记者 张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