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83893
中药材生产不应盲目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79期
     一、盲目发展药材生产产生的恶果

    市场经济规律,主宰着市场的发展,任何商品的生产都必须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和调控,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由畅转滞的演变过程,实际就是供求矛盾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量变过程。主宰整个量变过程的唯一标准就是需求的量化标准,生产者掌握这个需求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旦超越了这个标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中药材作为一种商品,而且是一种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需求的量化标准,将更为严格。

    因为中药材不是粮、油、蔬菜和肉、蛋、奶一日三餐都要吃,而是有病才吃药。俗语称:“草药、草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说明药材的市场需求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中药材生产背离了市场规律,盲目过剩发展,造成了绝大多数药材品种,尤其是大宗品种产大于求严重滞销烂市的恶果,药材不同于粮食,粮食可以转化成饲料或化工原料,药材只能作药,农民和基地辛辛苦苦种药,指望种药比种粮强,到头来药材贱卖也无人要,只好望药兴叹,欲哭无泪,又去找谁讨个说法呢?
, http://www.100md.com
    例如丹参:年仅需量10000吨,其中,国内市场需8000吨,出口2000吨。2000~2001年陕西商洛、四川中江、山东沂蒙山地区都发展了大面积的丹参基地,加上其它地区发展种植的丹参,2000~2001年全国丹参总种植面积不下10万亩,每亩丹参可产干品300公斤。全国丹参产量达30000吨。这些丹参经检测,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达到0.25~0.35%以上,达到和超过2000年版《药典》规定的丹参酮ⅡA含量0.2%的标准,而丹参的年均需量仅10000吨。年产量30000吨-年需量10000吨=过剩20000吨。丹参的生产严重的产大于求,造成丹参烂市,目前过剩的丹参,仍积压在药农和基地手中卖不出去,农民叫苦不迭。

    二、造成药材生产盲目发展的原因

    1.重视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特性和药材的适宜性而忽视了药材市场的规律性。

    药材种植专家和各级政府,片面地重视本区域内大气、水质、土壤、光照、气温和降水量的特征检测。只研究了本区域内地道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了大规模的药材种植。却忽视了药材不是试验室的试验品而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调研国内外市场供求情况,近期走势,并预测未来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他们只重视了产前、产中服务,而忽视了产后服务,即销售服务。被忽视的一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错误的认为:标准化的绿色、无污染的优质药材,其销售量是无限的。再加上许多药材品种,适应性是很广泛的。如甘草、丹参、黄芪、太子参、板兰根、枸杞等。凡适宜的省区都一哄而上,大种特种,使药材生产陷入了烂市的泥潭。
, 百拇医药
    2.中药材出口有减无增,徘徊不前,国内中药生产萎缩,药材总需求下降。

    传统的中药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加上中药不能用现代药理和科学数据进行阐释自己,习惯用化学药理数据的外国人就更难弄懂。尽管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呼声渐高,但海外对中药的认识却是很肤浅的,目前中药不是风靡世界,而是到处被封杀。2001年美国FDA官员声明,截至目前没有一个中国中药产品通过美国FDA。因此,中药走向世界的路还很艰难。

    中药生产企业,近年来除投巨资进行GMP认证外,又投巨资实施广告轰炸战略,投入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的资金瘳瘳无几。“黑大个粗”的蜜丸,使现代人望而生畏,低效、慢效、久不见效,使患者不愿服用中药。偶有新产品上市,加上广告费后昂贵的价格,使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和八亿农民难以接受。这些导致了中药的市场萎缩,生产随之萎缩,中药材原料需求也显著下降,加剧了中药材供大于求的形成。

    入世之后,关税壁垒已拆除,国外药品猛烈抢滩中国这块占世界人口1/4的医药市场,严重冲击我国的中药,我国中药企业规模小、实力薄、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差、中药产品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中药市场的萎缩,带来生产萎缩,中药材的需求也随之下降。
, 百拇医药
    三、解决当前药材生产盲目发展的方法

    1.政府和基地在发展药材生产,实施规范化操作(SOP)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市场信息为导向,坚决纠正只管种,不管销,只顾扩大生产,不顾药农效益的错误倾向,确保药农和基地效益增收,促进药材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2.各级政府和基地在发展药材生产的同时,必须广泛深入市场,加强市场调研。对发展品种的市场供求情况,销量走势,行情价格,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潜力,亩产效益分析等作反复的论证研讨,坚决纠正一哄而上,盲目发展。

    3.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谁发展谁收购,发展效益和药农效益捆绑在一起,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严肃对待合同和协议,在药材生产中,使药农和基地造成损失者,坚决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百拇医药(李焕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