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85111
猩红热的中医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5日 网易
    本病循卫气营血途径传变,初起多见肺卫表证,但为时较短。疫毒由表入里,化燥为火,充斥气分营分,可出现气营两燔之重证。或正气素亏者,则邪毒内陷厥阴,使心火内炽,肝风内动,风火相煽,出现高热、神昏、惊厥之证。血热甚者,可致血热妄行,而出现皮疹紫红或瘀点,甚至出现内闭外脱的凶险局面。疾病后期,热耗阴津,肺胃阴伤,由实转虚,以及热毒伤心,流注关节,或损伤肺、脾、胃、肾水液代谢功能,则发生种种变证。

    临床表现:

    潜伏为1-6天,通常为2-3天。

    典型病例表现分三期。

    前驱期:起病急骤,从发热到出疹数小时到达4小时,高热39℃以上,畏寒或战栗、头痛、呕吐、咽痛(吞咽更剧)、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有点状脓性渗出,甚至渗出物融合成片。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舌苔白,舌尖及边缘发红,舌刺肿大呈杨梅舌。软颚处有细小密集红疹或细小出血点的粘膜疹。

    发疹期:起病12~48小时内,全身皮肤呈弥漫性鲜红色,压之褪色,其上散发针尖大小红色疹,以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形成红色帕氏线(Pastia征),皮肤有瘙痒感,两颊潮红,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皮疹持续时间依病情轻重而异,2天或1周左右,此期中毒症状也较重。

    恢复期:体温下降,一般状况良好,皮疹消退后脱皮,轻则糠屑样,重者见片状,手掌脚底呈手套和袜套状脱皮,脱皮可持续2~4周,无色素沉着。

    特殊类型:

    轻型:热度不高,咽部稍红,出疹少而色淡,皮肤脱屑后才回顾性诊断为猩红热。

    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发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伴有嗜睡、谵妄、呕吐、昏迷、惊厥等。皮疹呈片状红斑,且伴有出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才可引起各种化脓性并发症。

    脓毒型:咽炎严重,多见化脓或坏死改变。

    目前中毒型、脓毒型已少见。

    外科型:从局部伤口侵入形成局部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皮肤创伤、烧伤或产道感染。其特点是皮疹首先在伤口周围出现,再波及全身,无咽部炎症,预后良好。

    诊断:

    1.流行病学:有与猩红热、咽峡炎及扁桃体炎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数增高>12×109/L,中性粒细胞>75%。,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中医百科 >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