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妇科
编号:200767
崩漏的辨证论治及体会-3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4日 新中医
     ③补而止之:因肾、肝、脾虚能致崩漏,气虚、冲任亏损亦可致崩漏,暴崩久漏后也可成气血两虚或阴阳两虚。“虚者补而止之”是对脏腑、冲任、气血、阴阳的虚损所致崩漏的治法,如肝肾阴虚的治疗应滋肾阴涵肝木,常用左归丸、二至丸;脾肾阳虚宜温补脾肾,常用右归丸去附、桂、归,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炮姜等,以补肾健脾,益气摄血,在补肾法中,还可适当加入一些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益髓,如鹿角胶、阿胶、紫河车、龟板等。

    ④泻而止之:是据“实则泻之”原则,针对气滞血瘀之实证,即采用“通因通用”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崩漏中夹有瘀症者,在选择活血祛瘀药时,既有活血又能止血化瘀生新之品,如蒲黄、益母草、三七等,常用方为失笑散。但瘀血不是崩漏的全过程,而是疾病的某一阶段,血止后则随症治疗,以达到化瘀而不伤正。

    2.3 复旧 是恢复气血,调整和巩固月经周期,防其复发为目的,此法用于血止之后,及时补其精血,恢复机能,巩固疗效,以调补肝、脾、肾为原则,特别是益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冲任之本与月经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补肾在治疗崩漏后期及调整月经周期至关重要。肝有谓“女子之先天”之说,是指肝主疏泄司血海,胞宫的充盈、溢泄与肝之气机调畅顺达有很大关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所以补脾在治疗崩漏后期恢复气血甚为重要。

    3 体会

    崩漏一证,为月经的期、量严重紊乱的一类月经病,临床以区别于其他病症所致的似崩似漏的阴道出血症。本病病因复杂,病机随变,证型错综复杂,临床以虚证居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实证较少;热证较多而寒证较少,“若去血过多,则热随血去”,实热也转变为虚热。治疗崩漏,急则治其标,健脾补气摄血为要,注意止血而不留瘀;缓则治其本,重在补肾调肝。新病症轻,病在气血,着重气血辨证(气滞、气虚、血热、血瘀),以调理气血为主。久病重病,病在脏腑(肝、脾、肾),以调补肝、脾、肾为主,同时治疗上须顾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和肾气盛衰的特点:青春期肾气初盛,机体尚未完全成熟,影响冲任,治以补肾为主;中年妇女因经、孕、产、乳易伤于血,肝为藏血之脏,常为肝血不足、气血不畅,则应调养肝脾为主;更年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气血皆虚,当益血之源,脾统血主运化,故重在健脾补肾。在用药上,辛温动血药虽不宜用,但纯用芩、连一类苦寒伤阴药又不宜,须选用甘寒之品滋阴清热。在使用炭类止血药中,应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而选用,如血热宜选侧柏炭、炒栀子、地榆炭;虚寒用姜炭、艾炭、血余炭;血瘀则用山楂炭、蒲黄炭等。

    总之,崩漏乃属急证,大失血时能致晕厥虚脱,在治本时必须治标,必要时或以治标为主;本病虽愈,但易复发,血止后仍宜药物调养,尤其注重养肝健脾补肾以调理阴阳气血为原则,以巩固疗效。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路, 百拇医药(邹思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