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137
辨证遣方 贵在得当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6日 健康报
     中医诊病,主要讲究辨证。阴阳、虚实、寒热……证辨得准,自然奏效若桴鼓。一日,笔者偶遇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医师邵静,说起近日诊治的一位夜间盗汗病人,感慨良久。

    这位来自商丘市的老干部年逾七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年半前出现夜间盗汗。其盗汗很有规律,总是夜间12点出汗,凌晨5点汗自消退。汗出时淋漓如洗,衣衫浸透,潮热难当。在当地遍访名医,服药上百剂无效,遂到省级医院求治。

    病人入院时巧逢该院院长、主任医师郑玉玲查房,病房主任便请她会诊。郑院长听完病人主诉,又查了病人舌质脉象,给他开了三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剂药后,病人汗消一半;三剂服下,汗不再出;又巩固调理六剂,病人痊愈。如此疗效不仅是病人,就连病房医生也感到惊奇不解:为何先前汤药上百剂不抵这九剂呢?

    郑院长听后笑答:医生治病,多喜拘泥古方,认为白日为阳,夜间为阴,夜间出汗,证必属阴,故多重用滋阴清热的青蒿鳖甲汤。但却忘了祖国医学亦认为,上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此病人汗出在夜半12点,阴阳交界之时,当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合所致。所以,打破常规,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生龙牡固涩止汗,奏效自然快捷。

    邵医生由此叹道,桂枝汤、青蒿鳖甲汤均为中医经典之方,但二者一阳一阴,一温一凉,药性不同,所治之证亦不同,全在医生洞悉病情,善于辨证。中医疗效之高低,大概也根于此。, http://www.100md.com(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