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452
邓铁涛论中医学之前途-2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14日 三九社区传统医学论坛
     战国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时期,老子、墨子、孙子……等都有不少关于辩证法的见解,此外还有惠施与公孙龙子的逻辑学和辩证法思想。而《内经》正诞生于这个伟大时期。《内经》作者大量吸取《易经》、《易传》以及诸子的辩证法思想;另一方面吸收《尚书·洪范》含有朴素唯物论的五行学说以及当时自然科学如天文、历法、数学、地学、农学等学术成就,使之与医学实践的成就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的精髓在于有辩证法思想的内涵,是有辩证唯物思想的医学理论。从马王堆出土的医书来看,其著作年代早于《内经》足证《内经》定型于汉代之论是可信的。很可能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医经七家的集成本,因以《黄帝内经》为主要蓝本,故名《黄帝内经》(这是个人的推论)。汉代名医张仲景运用《内经》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勤求古训”。对经方家的著作,在理论的指导下,“博采众方”,进行筛选与整理,写成巨著《伤寒杂病论》。至此,中国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医学体系已经初步建成,这是一个成就辉煌的时代。

    宋代自然科学发达,政府又组织人力校正医书,并大量印行,医学得以普及与提高。特别是哲学上唯心论与唯物论学派争鸣,带来了医学上的争鸣,从而产生了金元四大家(即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我是不赞成把四大家归纳为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的,因为这种归纳只讲师承关系而未能反映学术之争鸣与四大家的突出成就。这个争鸣还与王冰把七篇大论纳入《素问》,“恢复”已散失之第七卷有关。在七篇大论影响下,宋代研究运气学说比较发达,乃有六气皆从火化及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之论。在辩证思想的指导下,明清两代医学不断发展。清代温病学的成就,对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直至本世纪初仍然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头,今天仍有重大价值。唐、宋、元、明、清医学的发展,与其说是由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如说更重要的仍然是中医学的辩证唯物思想的继续影响。阴阳、五行学说,病因学上的“内、外因”学说,以及整体观、内外环境统一观、衡动观、辨证论治等理论都在向纵深发展,从而在各临床学科领域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国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文化大系统中,唯有与医学结合,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得很好。有些理论可以说已饱含辩证唯物主义的因素。我们就拿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纲“八纲”来看,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就是四对矛盾。任何病证都可以用八纲去辨别。八纲还在意辨别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八纲的寒与热、虚与实还有真假之分,如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八纲很重视这方面的辨证。正气与邪气的斗争,阴阳脏腑之间的盛衰消长,使疾病不断地运动变化,故八纲辨证还十分重视矛盾的互相转化与联系。这些都足以说明“八纲”有矛盾统一观的内涵,同时也再次证明,中医学已发展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它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医学。
, http://www.100md.com
    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以灾难,中医学也不能幸免。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影响下,中医药学开始停滞不前。民国时期买办资产阶级在医学界的代表余云岫,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医的辩证法,而作《灵素商兑》。有些中医有识之士,在改良主义的思想影响下,提出中西汇通之主张,但由于没有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思想武器,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仍然没有找到出路。有些人还陷入废医存药的歧途去了!“中医若存无天理,中药若亡无地理”的说法就是突出的代表,对中医理论体系已丧失信心。于是一些以西医理论为头身,以中医处方为手脚的著作随之而出现,这是一个悲剧!中西汇通尽管出发点是好的,想为中医找寻出路,实际上却走投无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中西汇通派不能说成是当时中医学的主流,广大的高明的中医,在临床上运用的仍然是《内经》、《伤寒论》与《温病》乃至各种流派的传统理论与方法,而没有采用阿斯匹林加石膏的理论与方法。就以张锡纯先生的著作而论,他的主导思想仍然在辨证论治,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对药物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邓铁涛)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邓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