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521
平肝健胃汤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6日 梁光宇 吴绪祥 整理
     赵树森,1944年出生,河南省巩义市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科主任,并兼任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顾问和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性研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从医30多年,谙熟经典,汇通中西,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风格。在治疗上注重中西合参,但又不为西医病名所惑,深得辨证论治的精髓,知常达变,遵古而不泥古,推崇经方,不薄时方。在用药上主张药必对证,用必够量,该轻则轻,该重则重。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不育不孕症、肿瘤、老年病、肝胆病、妇科病、皮肤病、脾胃病等均有深入研究,临床疗效显著,并创制了不少有效方剂和药物,在军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

    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简明中医学》、《中医急症手册》、《肿瘤手册》等专著3部,先后主持了“妇女健身精”、“癌辅康”“中国神宝”等药物的研制。

    组成:丹参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鸡金12克,茅根50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郁金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0克。

    功能: 健胃消食,疏肝养阴,清热活血。

    主治: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属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者,症见胃痛胃胀,嘈杂灼热,烦渴思饮,纳呆食少,大便干结,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取汁600毫升,分三次服。

    方解: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忧思恼怒,久郁不解,气郁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以致胃脘疼痛;肝郁日久,既可化火灼伤胃阴,又能导致气血不畅,瘀血内结;嗜食辛辣、肥甘厚味,皆可滋生湿热,伤及胃阴。故阴虚胃热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单用疏肝理气健胃多有不效,且该类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使胃阴更伤。治疗上应该根据“胃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以养阴健胃消食药物为主,少佐疏肝清热活血药物,方可切中病机。

    平肝健胃汤是在小柴胡汤、逍遥散、鸡罠茅根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柴胡性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芍柔肝,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鸡金健胃消食;丹参、郁金性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黄芩清肝胃郁热;茅根甘淡微寒,清热渗湿而不伤阴;生姜、大枣益胃生津。诸药合用,疏肝而无温燥伤阴之弊,清热活血而无阴柔呆滞腻胃之碍,共奏健胃消食、疏肝养阴、清热活血之功,对于消化道炎症、溃疡的修复、幽门螺杆菌的杀灭均有较好的作用。

    临床应用:食少难消加炒谷麦芽,胃脘灼热加连翘,胃脘疼痛明显加元胡、金铃子,腹胀甚加厚朴、枳壳,大便干结加生地、麦冬、元参,呃逆加竹茹、柿蒂,失眠多梦加酸枣仁、夜交藤,胃阴不足加北沙参、石斛。, 百拇医药(梁光宇 吴绪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