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骨伤推拿科
编号:201924
冯兴华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1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22日 新中医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冯兴华主任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冯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颇多。冯老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不外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卫气不足,或劳累过度,正气损伤。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因主要有风、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搏于气血,不得宣通,日久流注关节。特别是四末,阳气难达,造成小关节肿痛变形,这是本病的发病机理,也是辨证的关键。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痹阻型,首宜辨清湿热偏重。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剧,或热不可触,皮下多有风湿结节,或呈红斑,伴有发热,口干,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濡数。冯老师认为本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占大多数,诊断时应仔细察看舌苔,辨清湿、热偏重。如热重于湿,治宜清热燥湿,方用白虎加苍术汤,酌加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牡丹皮、忍冬藤、重楼等;若湿重于热者,治宜燥湿泄热,方用四妙散加茯苓、泽泻、木瓜、当归、茵陈、防己、蚕砂、穿山龙等。冯老师还指出,治疗本病,祛湿是关键,湿不除则热难退;单纯利湿,效果亦差,在用淡渗利湿药的同时,要配伍益气活血药,使脾气健旺,血气畅行,则湿邪易去,疾病后期酌加全蝎、蜈蚣之类虫药,增强祛风通络镇痛的作用,疗效更加显著。
, 百拇医药
    例1:刘某,女,58岁,1995年6月4日初诊。关节疼痛2个月,加重半月。患者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略热,颞颌关节疼痛,张口困难,咀嚼时疼痛加剧,晨僵约2小时,午后潮热,身体困倦,大便溏,每天1~2次,小便清长,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ESR65mm/1h,RF(+)。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型,湿重于热。治宜燥湿泄热,通络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味。处方:苍术、黄柏、连翘、蚕砂(包煎)、茵陈、生地黄、木瓜、丝瓜络各10g,薏苡仁30g,牛膝、茯苓各15g,穿山龙20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关节红肿疼痛已减,晨僵约1小时。随症加减忍冬藤、黄芪、当归、全蝎等,连服45剂,诸症均除,查:ESR20mm/1h,RF(-)。

    2.2 寒湿痹阻型,治宜温经散寒。症见发病较缓,关节肿痛变形,多不红热,晨僵时间较长,常伴怕冷恶风,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治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常用乌头汤、当归四逆汤、附子白术汤及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并加片姜黄、防己、老鹳草、威灵仙等。因乌头毒性大,为了避免其毒副作用,故常用制附子代之,如需久用时,应配伍生地黄防其燥热之性。

    例2:陈某,男,67岁,1995年6月8日初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10年,经多方求治,疗效不佳。诊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膝及踝关节均肿痛,恶风怕冷,关节肿胀,皮肤不红,触之不热,喜热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改变,活动受限,晨僵约4小时,阴雨天时到下午才能缓解,乏力,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微腻,脉沉弦。辨证为寒湿痹阻型,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乌头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制附子、防风、麻黄、桂枝、防己、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当归、威灵仙各20g,白芍、片姜黄、老鹳草各15g,细辛4g。服药半月后,关节疼痛减轻,晨僵减为2~3小时,上方加虫类药物连服3个月,关节胀痛消失,活动度明显增加,但近端指间关节梭状畸形无改变。, 百拇医药(钱之华 张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