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儿科
编号:202013
小儿夏季热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4日 迈博网
     每年夏季小儿发热病人增多,发热持续不退,无局部感染症状。与中医疰夏和《实用儿科学》西医暑热症发病季节相同,多与体温调节障碍有关,中医认为与暑湿伤气耗液关系密切。小儿发热的特点是:面色苍白、皮肤少汗、头和躯干温度高而四肢温度较低,夜间温度常高于日间(正常人日间温度高、夜间温度低),24小时体温变化常超过1℃。有些小儿还有嗜睡、恶心、呕吐、口渴、多尿,精神烦躁,食欲不振等,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或干,脉象滑数。

    一、热重于湿 发热口渴体温常在39~40.5℃,烦躁抽搐,无汗面赤,大便多日未行,唇干,舌红苔黄,脉滑数。用白虎汤加减,选生石膏、知母、麦冬、山药、栀子、苡米、青蒿、黄芩、佩兰等。便秘加大黄;抽搐加钩藤、僵蚕。

    二、湿重于热 身热不扬,体温常在37.6~40.5℃,呕吐,恶心,头重,嗜睡,面白,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红苔腻或薄黄,脉缓。用黄芩滑石汤合三仁汤加减,选黄芩、知母、苡仁、云苓、佩兰、杏仁、白蔻仁、滑石、连翘、栀子、白茅根、当归、山药、扁豆等。呕恶明显加竹茹、半夏;食少加炒麦芽、莱菔子。

    三、食积暑热 多见发热头胀,体温常在37.6~38.5℃,腹胀纳差,呕恶烦躁,口干渴饮,嗜睡乏力,舌质红苔薄腻,脉滑。用六一散合保和丸加减,选滑石、黄芩、神曲、连翘、山楂、半夏、莱菔子、甘草、炒麦芽、三棱、莪术、生石膏、云苓、枳实等。

    另外,可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治疗,轻症用15~30毫升,加入糖盐水150~500毫升中静滴,重症用10~35毫升加入100~500毫升糖盐水中静滴。同时补充水分及维生素C。

    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和易消化食物,并可以适当进食西瓜(古人谓天生白虎汤)、绿豆汤等。, http://www.100md.com(吴沛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夏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