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信息3
编号:202431
中医戒毒治疗用药规律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5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 辨证戒毒用药规律

    脱毒治疗中要解决好以下临床症状,即类感冒症状,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焦虑,痉厥和疼痛等。中医脱毒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现将用药规律介绍如下。

    2.1 类感冒症状

    类感冒症状是常见戒断症状之一,病人有涕泪交流,恶风汗出,或高热面赤,或畏寒肢冷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虽然不是中医所指表证,但临床每以表证辨证论治而获效。其用药规律简介如下。

    2.1.1 类风热表证 阿片为温燥毒邪,初期成瘾者,脱毒中往往见涕泪交流、汗出口渴、头痛面赤等类风热表证,可选金银花、薄荷、荆芥等疏散风热,解毒制瘾;若表邪化热,大热大汗,烦渴汗出,错语不眠,可用石膏、知母、黄连、黄芩等泻火解毒药,并可酌加牛黄、郁金等清心安神;若兼见咽干痰结阴虚证者,可酌加玉竹、白薇等养阴清热。

, http://www.100md.com     2.1.2 类风寒表证 阿片耗气伤阳,成瘾日久者,易见寒证,毒瘾发作时见涕多喷嚏,畏寒肢冷,骨节疼痛,汗毛竖立等类似风寒表证的症状。可用羌活、防风、细辛、白芷等祛邪散寒止痛药;若见四肢厥逆,身出冷汗之阴寒证,可加附子、细辛等温里散寒药。有报道,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用于9例戒毒治疗,近期和远期均获显著疗效;若见下利清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可加附子、干姜、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涩敛汗。

    2.2 胃肠功能紊乱

    阿片成瘾者常出现恶心呕吐,不欲饮食,肠鸣腹泻,或大便秘结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分别属于中医的呕吐、泄泻、便秘等范畴。下面简述中医辨证治疗用药规律。

    2.2.1 便秘 阿片成瘾者便秘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以实热壅结者最多,见大便干燥坚结,脘腹硬痛,烦燥不安,甚至神昏谵语,面赤舌红,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芦荟、槟榔等药物清热泻下,软坚润燥,如仙方戒毒灵方[8];若兼见胁腹痞满胀痛等气滞证,可酌加木香、青皮、莱菔子理气止痛。虚性便秘以阴血不足为主,见虽有便意,但虚坐努责,面萎神疲,眩晕心悸,可用肉苁蓉、生地、当归等滋阴养血润燥,如《戒烟全法》苁蓉润肠加减方;若兼见怒挣乏力气虚证、肢冷腰痛阳虚证,可加蜂蜜、陈皮等益气润肠药,或附子、干姜、党参等温阳之品。
, 百拇医药
    2.2.2 泄泻 阿片成瘾者泄泻之证,同样有虚实两种情况。实证主要由寒遏脾阳,湿聚中焦而成,见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诸症,可用藿香、白芷、厚朴等散里寒,化湿浊,如藿香正气散;若由肝脾不和而致,见腹鸣攻痛,胸胁胀闷,抑郁恼怒,宜加柴胡、白术、丹皮等疏肝健脾,如有报道[9]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脱毒中肝脾不和诸证收效。虚性泄泻常见脾虚气陷,便溏纳差,肢倦嗜睡,气短乏力,可用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健脾升阳止泻,如《万病自疗》加味补中益气戒烟方;若兼脾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心腹绞痛,体冷脉微者,可酌加附子、肉桂、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等补火助阳,温里止泻之药;若久泻滑脱,还可加诃子、五味子等涩肠止泻。

    2.2.3 呕吐 初吸者呕吐多为实证,以烟毒内蕴,胃热气逆为主,见呕吐热臭,口渴咽干,可用石膏、黄连、竹茹、芦根等清胃止呕;也有辅以梨汁等物食疗者,如《王氏医存》解嘈呕方。成瘾日久者,常因阿片所伤,呕吐以脾胃虚寒为主,见食欲不振,呕恶脘闷,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可用干姜、吴茱萸、苍术等药物温中散寒,理气止呕;若兼痰浊上扰,眩晕心悸,可加陈皮、砂仁、天麻、半夏等化湿浊,理气逆,止眩晕,如《鸦片瘾戒除法》叶氏戒烟酒。
, 百拇医药
    2.3 失眠焦虑

    失眠焦虑属于中医不寐、郁证、癫证等范畴,病机有虚实两类。实证常见于心肝火郁,热扰心神,病人彻夜不寐,胁胀疼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可用珍珠母、栀子、生龙骨、生牡蛎等药清心凉肝,安神定志,如古方甲乙归藏汤,龙胆泻肝汤,今亦有以理气化痰,清热祛湿之法,用于戒断治疗收效的报道[10];若胃失和降,浊气扰心,见“胃不和卧不安”者,可用半夏、秫米和胃降浊安神,如半夏秫米汤。现戒毒临床中,有人用大量半夏久煮治疗失眠,取得满意效果。本品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并可止呕,对乙酰胆碱有解毒作用,是常用的戒毒安神止呕药物。然而本品有毒,可使舌、咽、口腔麻木,肿痛,致张口困难,甚至死亡。故戒毒治疗中应严格掌握半夏药量,大剂量使用时,要经过严格炮制。失眠虚证见虚烦心悸,失眠多梦,精神疲倦,多为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若气血两虚,兼少气乏力,面色萎黄者,可用人参、白术、当归、阿胶等益气养血药,如归脾汤加减方;若兼梦遗健忘,虚热盗汗等阴虚证者可加生地黄、麦门冬、酸枣仁、丹参等滋阴安神药,如《鸦片瘾戒除法》甲字克瘾丸。, 百拇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学敏 宋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