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202902
历时10个月 美国揭开怪病之谜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2日 文汇报
    新闻提示

    “9·11”事件一周年前夕,美国卫生部门权威医学家与心理学家宣布,一种被报刊称之为“神秘X”的怪病终于获得破解;它始于“9·11”事件后几个星期,曾困惑公众、媒体、专家将近一年之久。它被称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群体性突发心理疾病”。

    “神秘X”:奇痒红疹没有病源

    去年秋天,美国各州共有二十几所中、小学同时发现了类似怪事:好多孩子身上突然出现奇痒红疹,它们具有共同特点——

    患者回家后症状即消失或大大减轻,次日到校后重又发作;患者与其他红疹皮肤病病人不同,没有发热、流涕、头疼、关节痛等常见症状。而且,从患者身上红疹,也查不出现存一切皮肤病的致病物,如细菌、病毒等。从患者生活环境来看,则也找不到一般皮肤病的常见发病条件,如特别霉湿与特别干燥或不洁水源、特殊食品等;怪病传播极快,一个班五六人得病了,几小时内其他几十人便会感染,其他班十几小时后也开始蔓延。而其他各种皮肤病,通常则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构成这样规模的泛滥;但这种怪病不传给家里人,也不传给校外人;患者以女童及少女居多,这种疾病的“性别歧视”颇令美国人困惑。
, http://www.100md.com
    上述种种症状连美国不少著名病疫学家也感到不解,不少皮肤病专家为之困惑,因此,诸多媒体不得不把这种怪病称之为“神秘的X”。

    与炭疽热同步小红疹向全国蔓延

    2001年10月4日,怪病首先在印第安纳州被发现。而这一天,正值合众社首次报道佛罗里达一名男子因感染炭疽热病毒而病倒——因此,怪病立即引起恐慌。

    就在全国性炭疽热恐怖浪潮汹涌之际,神秘小红疹也加快向全国各地蔓延。10月10日,弗吉尼亚州的马斯特勒中学发现了小红疹群体,当地健康官员立即检查,结论是:未知病源。当地报纸报道说,孩子们开始拒绝上学。一位邮政工人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他女儿之所以作出离校决定,是因为“小红疹发作在一个不祥的时候,好多人担心,这种怪病背后会不会有一种无人知晓的因素。”

    寒假后,从2002年1、2月起,一度走出人们视线的小红疹重又兴风作浪,尤以宾夕法尼亚州与俄勒冈州情况最为严重。1、2月底,仅据宾州夸克小镇中小学督察詹姆士·斯堪伦统计,该镇就有九所学校238人发病。虽然媒体呼吁公众尽力保持镇静,共同维护学校与社区正常生活,因为并无发现异常环境,但还是有越来越多家长宁可让孩子待在家里不要外出。
, http://www.100md.com
    俄勒冈州的病情发生于2月4日,邻近加利福尼亚州的密德福市里,阿勃拉罕·林肯小学首先发现了群体患者。校长鲍勃·哈特维希向健康官员紧急报告说,大约上午九点半左右,二年级教室内,同时有十几位小女孩颈部与臂部出现红疹,奇痒难熬,有的搔破了出血,样子相当凄惨。几天后,校长又报告说,就在这几天里,其他年级好多学生开始犯病;形状不全一致,有的大些,有的长成一小块,有的长成一小团,但一律都是小红疹,痒得无法自控,62人为女性。

    到了4月,小红疹开始入侵马萨诸塞州,包括著名的南丹尼斯与比勒利卡在内,好些小镇发现神秘X病;而比勒利卡,正是美国著名布鲁克·达尔特罗尼克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该公司的产品是生物武器侦察设备。

    林肯小学:疑精神原因所致

    最初,美国人半调查半猜测,曾给出过不少有关发病原因的答案,又一一予以否定。

    于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开始介入。好多环保组织,以“健康学校网络”为首,呼吁国会举行听证会,并开展全国性环境卫生大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调查得最认真最彻底之一,正是上面提及的林肯小学。市区官员与校长请来杰克逊县的有经验的健康专家,以及外市环保专家,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穿梭式细查,重点包括:水源、吸尘器、桌椅办公用具清洁器、玻璃、校园杀虫喷雾器、果园化肥,甚至学生家中带来的木偶戏道具等。可惜,都没找到病根。

    于是该校不少家长担心,该校进口的数学教材里会不会出问题。而地区电视台也开始鼓吹一种理论,本来该市是没有艾滋病的,是一名从非洲回来的同性恋者带回了病毒;那么,是不是也有人从国外带回了这种神秘X?然而,就在此时,校长路德维希却在苦苦寻觅着新的思路——他问自己,为什么女孩子发病多(有一度100%患者是女性)?为什么当孩子忘记去搔痒时小红疹会自动消退?为什么二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并不合用任何文具,但后者听到前者有红疹时马上感染了?他忽然想到,会不会有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小红疹会不会是精神原因所致?

    然而,路德维希还是无法解释小红疹会跨年级蔓延的原因,因为各班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于是,他把自己的推测与疑问告诉了奇尔科特。正巧,后者也有了同样的思考,并同圣安大略县的希瑟·黑格医生交换过意见,黑格三月份刚刚完成对本县七所中小学“神秘X”的调查,结论是,很可能是心理性的精神障碍所致。但是,这3位都不能解释,为什么林肯小学发现小红疹的同一天,一小时汽车路程外,西波特兰的谢里顿查普曼小学里,也发现了类似情况;两校环境是大不一样的,前者地处市中心,而后者则位于美丽山谷。
, http://www.100md.com
    查普曼小学:心理原因在作祟

    与此同时,查普曼小学校长格雷姆也开始了与路德维希类似的调查,过程是这样的:那天,四年级学生林德赛·安德逊正与同学多拉一起去食堂吃饭,忽然发现有一群女孩子正在围着教师办公室说着什么,其中有她所认识的3位六年级女生,内含她的小姐姐布莉娅娜;立刻,她了解到,她们是在告诉老师,自己身上起了奇痒的红疹。林德赛是出名的快嘴姑娘,她立即把这个消息带到食堂,同多拉一道告诉了几乎每位用餐者,并关照大家,别搔,越搔越痒。听众起先说我们不会有的,但不久就痒了起来,食堂里大部分女孩包括林德赛,都发现自己颈上或臂上发出了红疹,而且忍不住搔,果真越搔越痒。当校长蒂姆·格雷姆听到上述情况后,就让3位教师把已发病孩子统统集中到图书馆去,以免影响别人。想不到,校长回忆说,三位教师倒是最先受到了传染,当她们看到学生在不停地搔痒时,自己也尴尬而痛苦地搔了起来。到下午三点多时,图书馆已挤满了五十多人。发病者的家长更多相信与生物恐怖主义相关,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更有效措施。
, 百拇医药
    林德赛姐妹一回到家里,立即打电话请家庭医生来家出诊。不料,十分钟,医生还没赶到,小姐妹的红疹竟都神秘消失了。医生来后全面体检,一切正常。她俩第二天到校,小红疹又神秘复发,问问其他小朋友,大家经历差不多。格雷姆决定闭校一周,然后,他召开家长会,请家长相信孩子们是由于心理作用,才在同伴发痒时自己也痒的。果然,经过校方与家长共同努力,绝大部分孩子红疹消失了。然而,当学校附近联邦监狱发现炭疽热病毒消息传来后,紧张的孩子群体中,又再次出现了红疹。这样,格雷姆更加坚定认为,是心理原因造成了神秘的X。

    专家结论:病因——心理焦虑;传播——心理条件

    经过几个月全国范围的调查检验,该中心专家们找到过一些具体原因。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著名病疫学家玛丽·库里亚确实找到过“笫五型红疹”,在其他州,也找到过因为有毒常青藤、痤疮、湿疹、荨麻疹、风疹、或因教室过热引起的小红疹。但是,绝大多数病例与此无关,而是心理因素,尤其是焦虑所造成,而它们的传播媒介也是心理性的,是相似心理环境、心理条件下,患者对共同事物的担忧或猜疑。专家指出,“9·11”事件后,少年儿童是美国最多担心怕惧的弱势心理群体之一,直到今年春夏,不少媒体仍在报道,相当数量的美国少儿仍然受到恶梦、惊醒、不安眠等的困扰,这是全国范围小红疹蔓延的根本原因与主要背景。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皮肤是最容易对紧张作出反应的人体组织之一。一旦精神焦虑,出现皮疹或皮疹加剧的情况并非个别,而这次由于焦虑对象与焦虑主体都比较集中,因此少年儿童也就成了神秘X的第一受害者。

    田纳西州健康专家蒂默西·约尼斯指出,皮肤疾病同心理因素的关系原有好多例子,比如有人说有虫子在你脚上爬,即使没有也会痒起来,而且越想越痒越搔越痒。当然,这次特别集中,因为通过耳闻目睹,更通过媒体报道,原本对生物恐怖、对炭疽热充满焦虑的幼稚孩子们,一下子发现有那么多同龄人发作了红疹,旁边有那么多人在痒在搔,于是自己也痒起来搔起来。她们中有些个别极端之例,竟会像患上强迫症那样,对身上各部位拼命轮流猛搔,这里不痒了那里痒,那里不痒了这里痒,直到搔破出血以痛代痒。

    俄勒冈州病疫心理专家卡伦·沙思维克分析说,少年或青春期女孩子往往更加敏感,也更喜欢当面或背后传播好奇消息尤其是关于女伴消息,这可以解释这次X病受害者多数为女孩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新闻资料:历史上的病例

    历史上,群体性心理疾病也有若干记载。

    早在古希腊,就发现了并无器官损伤但互相传染的精神异常现象,歇斯底里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就同这种现象有关。

    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名医让·马丁对女性群体性心理障碍也有过报道。

    二十世纪末,美国出版过两本有关群体性心理疾疾的书,一本叫《小绿人》,一本叫《猎头恐慌》。

    1973年以来,美国媒体曾报道过二十起该疾病例,多数发生在较封闭的学校、工厂、兵营,60%发生在学校。最近一例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权威作者约翰尼报道的,发生在2000年,地点是田纳西州一七O高中,70名学生同时出现心理性恶心呕吐。

    然而,上述各例都发生在某一单位内,“9·11”后这一次则发生于全国范围,因此是美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一例。(冯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