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编号:203107
轻度卒中后的血管生成和功能恢复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5日 国外医学情报
     研究人员利用大鼠模型证实,实验性“微小卒中(minor stroke)”引起的局部缺血周边区域存在的动脉血管变宽且增长。美国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Ling Wei指出,另有证据表明在30天之内可发生血管生成,在缺血边缘区域形成一个新的毛细血管网。目前他们正在评估血管的可塑性如何影响神经元连接。

    Wei及其同事利用一种光学检测系统和一个6~8mm的颅骨窗来鉴定3~6个为管皮质供血的中脑动脉近端和远端分支。一条骨缝穿过硬脑膜并受每条小动脉制约。在实验组,此缝可连接起来;但在对照组此缝仍未闭合。

    应用视频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技术在结扎后片刻和结扎30天后检测每只小鼠组织中的灌注水平;在另一个以相似方法处理的动物组中,应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生成。

    结扎之后,内核心几乎没有可见的灌注,但有一个可减少灌注的周边环和一个未改变灌注的外环。结扎30天后,缺血边缘区内血管的直径和长度可显著增加,荧光染色能够进入中脑动脉和被堵部分。血管生成已经发生,但被限制在缺血的边缘区。

    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老年病中心的Randolph Nudo认为,此项在大鼠中进行的研究对了解脑皮质内缺血性梗死部位周围组织的血管生成有重要作用。在动物模型中,此类血管生成的长期研究是罕见的;这是同一动物表面侧突及其供养血管床发生卒中后血管生成的第一个直接证据。

    Wei报告说,该研究组目前计划探究应用药物、基因治疗、康复及其他方法以便加强局部血供修复的途径,从而减少卒中的损伤和改善脑功能。Nudo评论说,从最近的一些研究来看,此项研究特别有刺激性,这些研究可以证明皮质梗死周围神经元显著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可塑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