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养生之道03
编号:212622
夏季养生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9日 导医网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我国习惯作为夏季开始的节气。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的前一天为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时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渐繁忙。

    夏季艳阳普照,地热蒸腾,天地之气交合。正是万物繁荣,群芳斗艳的季节。人应怎样适应夏季?《内经·素问》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泰,一切植物开花结果。人们应该适应夏气候的调养,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体内抗病能力,为适应冬天的严寒作好准备。人们应该晚些睡,早些起床,不要厌恶夏天炎热。迎着初升的太阳进行户外锻炼,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废物得到及时的排泄,吸入新鲜的空气,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在强筋骨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充足的日光浴。此外,在精神上切忌急躁发怒,终日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象万物一样既旺盛又坚实,这就是适应夏天养长之道。如果违背了这种养长之道,就要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容易发生咳症。也就是说削弱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以说“奉收者少”。到了冬天阴寒季节更难以适应,则可重复发病。
, http://www.100md.com
    夏令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痊夏、中暑。我国北方自6月末至7月初,即序属盛夏,进入了赤日炎炎火热季节。气温、气压和温度的改变,因此易造成痊夏、中暑。

    痊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汗多和日渐消瘦。痊夏主要反映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所以,减食量、少油腻,减轻胃肠负担,以保护正常生理功能,是预防痊夏的主环节。

    中暑大多因较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或高温下而引起的。据研究,中暑的发生除与气温、温度以及健康水平有关外,还与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平衡状态有重要关系。为防止中暑的发生,除应采取室内通风、降温、遮阳等措施外,更应注意保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要随汗出多少,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诸如西瓜、各种果汁,除能“消烦止渴”、“解暑热”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丰富的矿物质和钾盐,有利尿清热作用;绿豆汤、赤小豆汤是民间简便易行的消暑饮料,有清热解毒利水的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茶碱、糖类、有机酸等,不但能提神开胃,而且还有促进汗腺分泌,调节人体散热功能。最为简易的方法是白开水中加少量食盐(1%。)饮用,既解渴、补充水分。又能补充从汗中丢失的电解质,还可以提高胃酸浓度,改善消化机能;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炎等患者慎用或禁用。
, 百拇医药
    盛夏季节,昼长夜短。多数人在此季节,由于气候闷热难以入睡,清晨又醒得较早。从晨起活动至午餐后已历时6—7个小时,因而午睡1—2小时,对于健康是极有益的,特别是中、老年人尤应注意。

    对患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等慢性病的中、老年入,更应安排好他们的暑季生活。室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对避免疾病的发作或恶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学资料表明,在大雷雨、闷热天气,常是心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而应组织他们经常去公园树荫下乘凉,既可调剂生活、防止中暑,又可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此外,对一些卧床不起的病人,除上述措施外,还要经常协助他们活动肢体,经常用温水擦澡,用70%酒精擦皮肤,以防止褥疮的形成。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把好病从口人关是预防这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剩饭剩菜要回锅加热,对于某些开始腐败的鱼、虾、肉类或变质的残羹剩饭,宁弃勿食。经常使用的炊具、饭具、茶具等,要经常消毒,并保管卫生。暑夏饮食安排应讲科

    尽量不使饭菜过剩。适当吃些大蒜,喝些柠檬汁,桔子汁,道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老年入、小儿体质不如青、壮年强壮,对于过热过冷刺激反应较大,所以冷饮之类不可过贪。

    此外,应消灭苍蝇、蚊虫,并做好防护措施。一则可以减各种传染病的传播,二则可防止皮肤感染及皮肤过敏反应。特别是患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发生皮肤感染,常常会引起严重后果。,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