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甲肝
编号:213525
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方法有哪些?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1日 健康网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 M:在甲型肝炎患病早期即可检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异常的时间相一致。在临床症状刚出现时,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开始增加,第二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可达6个月以上,个别患者开始阴性,2~3周后复查即可出现阳性,故临床上疑为甲型肝炎,而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 M阴性的患者,最好重复1~2次。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 M的出现与疾病的急性期密切相关,即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醇和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一致,是早期诊断的一个极好的指标。而且,具有简便、快速和易于大量检测等优点。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出现晚,不能用于早期诊断源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上升4倍以上,方能作出诊断。如患者入院晚,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抗体效价已上升到一定水平,常来不及抓住免疫球蛋白G增长4倍以上的这段时间,如单凭恢复期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来诊断,就会使甲型肝炎漏诊。由于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持续时间长,如无双份血清标本,即使阳性,也不能区别是现行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但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易感人群。

    (3)核酸杂交试验:应用甲肝病毒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测定甲肝病毒核糖核酸,其敏感性高。但对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高,完全可用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测定来代替。但当标本中存在有甲肝抗原- 抗体复合物,鉴别诊断丙型肝炎或戊型肝炎,以及了解外环境中是否存在感染性甲肝病毒时,应用核酸杂交试验有一定价值。有人应用斑点杂交法研究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排病毒的规律。发现发病后第一周粪便中,甲肝病毒核糖核酸检出率73.3%,第二周53.3%,第三周26.7%,第四周13.3%,第五周后未再检出。

    (4)免疫电镜:直接从甲型肝炎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颗粒。但此法不实用,因甲肝病毒血症期短暂,而且主要是在潜伏后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排毒量迅速下降,不易出阳性结果。电镜昂贵,极少医院有此设备,方法亦麻烦。有条件的医教研单位可以使用。

    (5)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正确特异检测出血清、粪便和感染生物如毛酣中的甲肝病毒核糖核酸(HAV-RNA),主要在科学研究中使用。

    (6)固相免疫吸附血凝抑制试验:能快速测出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不需标记抗体及特殊仪器,3小时内可获结果,可在基层推广使用。

    健康网,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