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编号:214059
裘沛然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裘沛然曾担任多门课程和各种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中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特别注意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他把握3条:一是首重培养医德;二是以务实的精神研究学问,不尚浮夸;三是为病人服务要全心全意。要求学生做到的,裘沛然自己必先身体力行。在多次带领学生下乡中,他总是以身作则,热诚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深获乡亲们赞扬和学生的尊敬。

    可贵的治学精神 裘沛然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贡献,同他一生治学精神的勤奋、治学态度的严谨是分不开的。他家中虽藏书万卷,一生浪迹书海,然而他却常说:“读书越多,越觉知识贫乏。人生苦短,学问无穷”。

    首先,裘沛然勤于学习又善于思考。他自己也说,自己“一生治学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又不断进取的过程”。在学习与研究中,他非常重视“循名责实”,从不为“名”所惑。比如,历代治《伤寒论》之学者不下数百家,其中不少医家随文解义,陈陈相因,关于伤寒六经概念的认识就十分紊乱,有“六经非经络”、“六经是症候群”、“六经是六病”等等说法。裘沛然对此问题采取循名责实的研究方法。认为“名”可以任意而巧立,“实”不能随心而改变。他指出,六经是否是指经络,其关键要看六经病的实质所指。《伤寒论》中明确记载太阳病“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及“灸少阴七壮”等大量论述,如果六经非经络,则少阴不知灸在何处?伤寒病的“传经”如果离开了经络,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变?六经病的临床症候倘若离开经络脏腑则其病理变化无着落处。又如,常用中药升麻,自金元时被张元素说成有“升阳”功效后,大医家李东垣、李时珍越益昌大其说,“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后世皆奉其说。裘沛然通过自己长期的临床验证后,大胆地对升麻性能提出了疑义,以令人信服的考证,论证了升麻是解毒凉血清热之良药。
, http://www.100md.com
    裘沛然的学习兴趣十分广泛,早年在私塾中课读时,除学习古籍外,对哲学、史学、文学、数学、化学、医学等也广泛涉猎。后来致力于医学,其阅读求知的面远不局限于医籍。在历代医家中,他尤心折孙思邈、李时珍、张景岳等学识之广博。在他的万卷藏书中,除医学书籍外,文史及其他自然科学书籍竟占1/3以上。裘沛然在医学上的成就,得益于他的专业以外的广博知识。他常常说,各种学问,研究到了高深的境界,往往是相通的。由博返约无疑是治学的一个要领。他认为,即使从临床治疗的具体实践来说,品评医生水平的高低,也应看他对每一种病所掌握的治疗方法之多少。有了“博”才能返“约”,才能在临床时左右逢源。在他古稀之年,还对中医历代文献中众多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作详尽的搜罗、研讨,并主持编写了《中医独特疗法大全》,书中收载了200余种治病方法,博采了中医的众多的治疗手段,从而走向由博返约的道路。

    务实精神是袭沛然治学方面的另一个特点。他认为,无论是做人、做学问,都必须务实。务实,不仅是学风问题,乃是正世道而兴邦国的一门大学问。本着这种精神,他对古代的一方一药都认真对待,究其所以。比如,“圣散子”是一张著名的古代“家传秘方”,据《苏沈良方》记载,该方能治疗外感一切疾病,可无问伤寒瘟疫,阴症阳症,“其验特异”。苏轼、庞安常等名家曾大力宣扬其方,云其活人无数。而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却说此方“杀人无数”。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裘沛然从该方实际功效的分析对“圣散子”的适应症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进而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对宋代社会背景、医界风尚等的研究和考证,发现原因是宋元时代盛行“一方统治诸病”,崇尚“成药万能”。他认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废医存药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警惕。
, 百拇医药
    在当前“中医现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纷纷引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学说来阐释中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其中用新奇的词汇以炫耀中医者有之,对中医学蔑视贬低者亦有之。裘沛然认为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务实态度。他提出,研究中医学,首先要学好中医理论,并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关键要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全面内容,而后再用科学手段加以整理和逐步提高。不仅对学习中医理论要务实,临床总结要务实,而实验研究更特别要求务实,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50多年来,裘沛然不仅潜心寝馈于中医学术,而且特别关心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近几年来,他讲演著文,奔走呼吁,积极为决策部门献计献策,提出不少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他一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对中医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王庆其)

    简历 1916年1月 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

    1928—1930 年 随叔父裘汝根学针灸。

    1930—1934年 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

    1934—1958年 在浙江慈溪、宁波及上海市行医。

    1958—1977年 在上海中医学院任教。先后担任针灸学教研室副主任,经络学、内经、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等教研室主任。

    1978年 任上海中医学院基础部主任。

    1979年 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裘沛然.壶天散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