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临床医学专家
编号:214145
姜泗长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2日 中国公众科技网
姜泗长

     姜泗长 (1913— )

    姜泗长,中国现代耳鼻喉科先驱。他在国内首先开始了耳外科学临床和颞骨组织病理学的科研工作,在他的倡导、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耳鼻喉科学不断扩大新领域,开创和发展耳神经学、耳神经外科学、听力学、气管支气管食管内诊镜学及头颈肿瘤外科学。他一生致力于医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养了中国几代的耳鼻喉科技术人才。素以科学作风严谨、勤奋钻研及宽厚待人而著称。

    姜泗长,1913年9月15日出生在天津一个职员家庭。父亲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商业,回国后在盐务稽核所任职。1918年姜泗长随家由天津迁居北京。

    1919—1930年姜泗长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中学,后被保送入北京辅仁大学医预科。1932年考人北平大学医学院,因学习成绩优异每年获奖学金。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8年毕业时值芦沟桥事变,他辗转南下到南京中央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1939年他选择了当时发展还较缓慢的耳鼻喉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嗣任成都华西、齐鲁、中央三所大学联合医院(存仁医院)眼耳鼻喉科住院医师。1940年任中央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他工作勤奋,刻苦钻研,被耳鼻喉科前辈胡懋廉教授选为助手。1943年晋升讲师,1947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获得美国援华助学金,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专攻颞骨病理组织学及治疗耳硬化症致聋的内耳开窗术,并协助导师林赛(J.R.Lindsay)进行手术及动物实验研究。1949年初绕道南美回到上海,继续在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兼任江苏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
, 百拇医药
    1950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兼耳鼻喉教研室主任、教授。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改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第五军医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姜泗长迁往西安任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教研室主任、教授。1959年调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任耳鼻喉科主任、教授。1978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

    姜泗长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组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长。军队耳鼻喉科专业组学术顾问,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喉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法国波特曼基金会中国主席,南京大学医学院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顾问。

    长期致力于耳病理学、听力学、耳外科学的研究,为中国的耳科发展奠定基础 耳聋是中国主要残疾症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传导性听力减退发病率很高,耳聋病因主要是中耳炎导致传导系统损伤。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一些耳聋患者与中耳炎没有关系,怀疑是耳硬化症聋,而当时国外文献认为中国并没有耳硬化症。1950年,姜泗长对南京、西安、北京的门诊病人进行统计,发现因耳疾初诊的每221名病人中有一例为耳硬化症聋的病人,当时内耳被视为“禁区”,他开始了耳硬化症的外科治疗和颞骨组织病理学的系统研究。
, 百拇医药
    1950年,姜泗长首先在国内用内耳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观察他发现内耳开窗术后的迷路反应和窗口封闭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他认真仔细地分析做过内耳开窗术而疗效欠佳需再次开窗的病例,将窗口封闭分新骨增生和纤维形成二型,并提出防止窗口再封闭的措施。他感到当时普遍采用的造窗方法尚有缺陷。通过动物实验,他改进了手术,创用形成内骨衣骨层顶盖的造窗术,不仅使顶盖造窗术更臻完美,而且皮片也能更紧密地与膜迷路相接,从而防止了术后“窗口”封闭发生和外淋巴外溢,避免已得到改善的听力重新减退。他还大胆地改在局部麻醉下手术,以便在术中既能判断疗效,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他用此项手术施治的100余例,有效率为8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53年和1957年他发表的有关耳硬化症开窗术的论文,被美国“Archive of Otokaryngokogy”(《耳鼻咽喉科学汇刊》)列入耳硬化症文献索引中。1964年,姜泗长总结临床经验,认为开窗术后的迷路反应是外淋巴外溢、耳蜗内液体压力不平衡引起的非炎症反应,这早于后来国外学者对迷路窗破裂症状机制的解释。
, http://www.100md.com
    内耳开窗术虽能提高耳硬化症聋病人的听力,但还未能使中耳传声的生理功能完全恢复。他在探索更理想的手术疗法的过程中,对国外报道的镫骨撼动术进行了研究。实践过程中他感到这一手术并不能解决镫骨重新固定的问题。1962年1月,姜泗长与其助手田钟瑞在国内首先开展镫骨切除手术。当时国外镫骨切开术刚刚开始,手术器械尚未定型,他通过多次动物实验和大量的尸体解剖设计了手术方法,并自行设计制作手术器械。姜泗长是国内最早使用2.5~6倍放大镜施术的医生,60年代初期又首先应用13~40倍的双目显微镜施术。经过多次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探索归纳出现在临床普遍采用的既符合生理功能,疗效又可靠的术式。1990年累计已施行镫骨手术1500耳次以上,听力提高率达94.8%。远期疗效一年以上者达92.1%,两年以上者为90.6%。术后反应轻效果良好。他所设计的专用手术器械已由工厂定型生产。在镫骨切除术中,他对底板区病变作了细心的观察。并把切除的镫骨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研究。他将术中所见的耳硬化症镫骨底板病变形态进行分类,又将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分型,并将二者作对比研究。

    60年代初姜泗长带领科内医师又对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了鼓室成形术的手术进路、移植物选择、清除病变与重建传音结构的关系,设计了手术方式,制做了所需的显微手术器械。截至1990年,他们为2514例患者施行了鼓膜修补术和鼓室成形术,效率达93.1%,听力改进达70.7%。,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