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临床医学专家
编号:214198
郁知非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2日 中国公众科技网
     50年代中开始,郁知非开展了对骨髓铁染色和铁粒幼细胞的研究。骨髓穿刺物涂片经普鲁士蓝反应染色后可将骨髓内贮存的非血红蛋白铁和幼红细胞中的铁小粒呈现蓝色。所得结果与血清铁的浓度作了比较。这一方法可用来直接观察骨髓(也代表体内)贮存铁的多少或有无,临床上可以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成为鉴别这两类贫血最灵敏、可靠、切合临床应用的诊断方法。幼红细胞内可含铁小粒(这种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铁小粒的有无、多少、大小、分布也能反映体内是否缺铁和铁被利用的情况。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也引起了国外的重视。

    提高了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恶性组织细胞病早年一直认为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病。1939年英国两位病理学家首先识别此病,并称之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60年代中以后改称恶性组织细胞病)。此后20年间,国际文献中所报告的病例仅寥寥数十而已,几乎全部都是患者死后根据尸检发现才作出的病理学诊断,而临床医生几乎都不知道这种病名和有何特点。郁知非于50年代中在临床工作中开始发现某些有巨脾、高热和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人,骨髓中出现了各种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和大量血细胞被吞噬现象,部分病人死后尸检的病理学发现与病理学家们所作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发现相似,证明这些病例即恶性组织细胞病。他在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的论文(1959及1960年)中详细描述了此病的临床表现、血液及骨髓发现的特点,并重点指出这种病例在患者生前是可以作出临床诊断的。他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大大提高了国内外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数年之后,国内外即涌现出数百临床病例的报道。过去认为的罕见病,从此成为大家熟悉的常见病。更重要的是很多病人能及时得到诊断,及时获得治疗,生命得到挽救。
, 百拇医药
    为中国海洋性贫血研究奠定基础 海洋性(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贫血,现已查明在中国长江以南特别是华南和西南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中发病率相当高。可是在60年代以前,此病在国内未受到重视,对此病近年的诊断方法和地理分布都不甚了解,当时以为此病在中国只存在于原籍广东的人氏中。60年代初郁知非及其研究组首先发现轻型和重型海洋性贫血存在于世居浙江的汉族和上代自新疆迁浙的回族中。1963年他去贵州和广西讲学时又发现此病存在于布依族和壮族中。1964年他报告在国内首先发现血红蛋白H病,血液中查出有血红蛋白H和Bart血红蛋白,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可惜此项研究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但这些发现为10余年后全国开展海洋性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的普查工作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奠定了基础。

    在白血病新疗法和理论方面的研究 为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他于1972年敢冒风险,在国内率先采用联合化学疗法。他提出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vMP(长春新碱、6-巯基嘌吟、强的松)方案,能使60%病例缓解,被许多医院采用了多年。三尖杉酯碱是中国全国许多单位大协作创新的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新药,自70年代后期起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国际公认。郁知非对此药进行了临床研究,1976年,他将东南几个省市协作组有关三尖杉酯碱的生物化学、药理、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用中英文写成论文,首先向国外报道。198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血液学学会第18届学术会议上,他报告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引起了国际间很大的兴趣和重视。检测白血病患者排泄的尿嘌呤物质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白血病在不同时期的物质代谢情况。此科研论文被国际血液学学会接受,1988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22届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宣读。80年代他还研究了预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机会的方法,对化疗过程中决定是否需要更改化疗、方案,提高疗效有实用意义。90年代在他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用可变数量串联重复(VNTR)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等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抗癌基因RB及P53的分子结构,和多药耐药基因QRT-PCR检测中内标准DNA和RNA模板的构建,又进行了人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定量研究;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百拇医药
    提高血浆交换治疗的疗效 改进血浆交换治疗是郁知非又一重要科研成果。由于血细胞自动分离机的发明和应用,血浆交换治疗从70年代中以后在国外受到重视,并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郁知非于1982年开始用这种新的治疗措施治疗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的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患者数例,疗效极佳。其初步报告论文被推荐发表于美国的《血浆治疗和输血技术》杂志。其后,他进一步研究了治疗中换出的血浆占原血浆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和每一次治疗最适当的血浆交换量,避免了过去国外交换量过大造成的物资浪费和低功效;他指出治疗过程中液体出入量平衡对防止循环衰竭的重要性,提高了此治疗法的安全性;还测定了治疗前后多种正常和不正常血浆成分变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为血浆交换治疗找出理论根据,这在国内尚无类似研究的报告。

    (作者:陈垓)

    简历 1916年3月10日 生于上海市。,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