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14237
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观念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38期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之快令人瞩目。在本次大会上,来自加拿大Sainte-Justine医院的Miro医师做了专题演讲,并与北京同仁医院医师合作进行了室间隔缺损、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演示。在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内,Miro等完成了6例手术。病人于手术当天住院,术后2天出院,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

    Miro医师对连续177例间隔缺损病人进行研究,其中仅有5例未行封堵术。主要并发症有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未出现死亡及血栓、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后,Miro医师认为,所有起源于卵圆孔的房间隔缺损均可通过介入方法治疗,该中心90%以上房缺病人接受介入治疗,没有绝对禁忌证。对于大直径房缺,Miro医师的经验是,测量球囊用途不大;在不影响相邻瓣膜结构的前提下,所选封堵器应覆盖心房内的间隔部;当间隔为矢状位时,操作难度增大;封堵器释放前经食管超声检测至关重要。对于边缘小的房缺,Miro医师认为,距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的距离并不重要,这种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比测量值更大的封堵器。距冠状静脉窦和右肺静脉距离< 5 mm者,有经验的医师也可完成。

    Miro医师认为,目前适合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主要包括:室间隔肌部缺损、膜周部缺损、外科术后残余分流及心肌梗死后的室间隔穿孔。对过去认为距主动脉瓣小于5 mm为封堵的禁忌证这一观点,Miro医师不予赞同。他认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前景光明,尽管其远期效果有待评价。, http://www.100md.com(庞文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