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413
应当重视亚临床血管病变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37期
     血管造影技术和与此相关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人类对冠心病认识和治疗的新纪元。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认识,我们已知血管壁病变而不是管腔病变的发生发展才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

    研究证实,大动脉功能和结构损害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改变,其与预后的确切关系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都采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作为临床评估的终点,尽管其结果可靠,但由于获得上述结果需入选高危患者或需观察较长时间。因此,不能对占人群绝大多数的亚临床患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探讨无创测定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方法以及其与预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不仅为早期和方便地检出预后发生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提供了一项指标,同时可为判断临床干预效果提供可靠的替代终点。

    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的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开始的里程碑。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解除由于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管腔堵塞的直接和起效快速的方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与日剧增的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前期发现并进行强化干预是最终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根本措施。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成熟的能够用于临床的早期、无创和使用方便的评估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方法和指标。

    血压是人类最早用于认识血管功能的指标。从1896年Rjva-Rocci首次开始应用现代水银柱血压计的100余年我们已获得了大量富有价值和说服力的资料,并充分认识到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的密切关系及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但业已完成的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积极的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遗憾的是血压降低仍未使心血管事件的降低达预期值,尤其是冠心病。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参与血管病变发展过程并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因此,急需进一步加强对与血压相关的新的危险因素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和大动脉僵硬度改变等的检测和干预,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采取综合防治,即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器械干预相结合的方针,才能最终达到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全面防治。最近几年来发表的许多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与大动脉僵硬度增大密切相关的脉压(PP)增加是较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更显著的预后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因此,对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评价方法及其确切的预后意义的研究成为当今心血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百拇医药(胡大一 王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