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猩红热
编号:220164
猩红热又抬头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3日 央视国际
     据报道,猩红热在某地一所小学发生流行。这提示人们:猩红热又露头了。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较多。空气飞沫是传播的主要媒介,也可通过传染源(即病人)的分泌物污染的食物、食具、玩具、衣服、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甚至可通过外伤或产道感染。人们对猩红热普遍易感,儿童更易感染。

    猩红热病人和链球菌带菌者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主要在鼻咽部繁殖,引起局部的炎症病变,表现为咽部、扁桃体充血红肿、嗓子痛,颌下淋巴结肿大,这时病程处于“咽峡炎期”。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的同时产生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发热、寒颤等中毒的全身症状。毒素(红疹毒)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普遍充血、上皮细胞增殖、白细胞聚集等,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患者一般在发热的第二天出现皮疹,从颈和胸部开始,迅速延及躯干、四肢。皮疹的特点是在皮肤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尖大小的点状充血性小疹,皮疹与皮疹之间无正常的皮肤,用手轻压可以退色。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可集中成线条状。在舌部,“皮疹”有特异性表现,称为“杨梅舌”,此时的咽部症状可以继续存在或更重。

    起病3-5天后,发热、咽痛与皮疹逐渐减轻,1周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咽痛消失,皮疹消退。少数病人可在疹退一周左右发生皮疹呈糠屑状或片状脱皮。

    根据流行季节、急性发病、咽部症状、发热后第二天出疹,加上典型的皮疹、“杨梅舌”、血常规化验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增高明显,基本上可以诊断为本病。当然,有条件还可以做一些特异性检查。

    一经确诊,病人应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卧床休息,补充足量水分与营养,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口腔卫生。

    防止猩红热的传播很重要。对无并发症的病人在进行隔离抗菌治疗一周后方可停止隔离。对病人的分泌物、污染品要随时消毒。对带菌者也要给予抗菌治疗,以减少传播的机会。对密切接触者(如与患儿接触的幼儿、学校学生)要进行医学观察7-12天,即由防疫人员每天进行视诊,了解有无发病现象或进行必要的检查、细菌培养等。流行期间应禁止儿童到公共场所活动,且不要探望病人。(伽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