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牵牛子
编号:221862
牵牛子 Qianniuz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旋花科植物牵牛或圆吉牵牛的成熟种子。种子黑色者称"黑丑",淡黄白色者称"白丑",两种混合者称"二丑"。

    

[历史]



    牵牛子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证类本草》载:陶隐居云,作藤生花,状如扁豆,黄色。子作小房,实黑色,形如求子核。唐本注云,此花似旋花,作碧色,不黄,亦不似扁豆。图经曰,牵牛子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二月种子,三月生苗,作藤蔓绕篱墙,高者或二、三丈,其叶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带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结实,外有白皮裹作球,每球内有子四五枚,如荞麦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种,九月后收之。《本草纲目》载:"牵牛有黑白二种,黑者处处野生尤多。其蔓有白毛,断之有白汁。叶有三尖,如枫叶。花不作瓣,如旋花而大。其实有蒂裹之,生青枯白。其核与棠梂子核一样,但色深黑尔。白者人多种之,其蔓微红,无毛有柔刺,断之有浓汁。叶团有斜尖,并如山药茎叶。其花小于黑牵牛花,浅碧带红色。其实蒂长寸许,生青枯白。其核白色,稍粗。"从以上记述,大都与现今之牵牛类似。《证类本草》之"越州(今在浙江省)牵牛子"图及《本草纲目》"牵牛子"图均与牵牛的植物形态类似;而《本草纲目》"白牵牛"图却与圆叶牵牛的植物形态类同。
, 百拇医药
    

[原植物]



    1.牵牛 别名:裂叶牵牛、喇叭花、黑丑、白丑(通称),牵牛花(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牵牛郎(江苏),丑牛子(云南)、大牵牛花(广西)。

    Pharbitis nil (L.) Choisy [Ipomoea nil (L.) Roth]--旋花科Convolvulaceae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一年生缠绕性草本。茎左旋,长2m以上,被倒生短毛。叶互生,有长柄,叶柄常比总花梗长;叶片广卵形,通常3裂,基部心形,中裂片较长,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不收缩,侧裂片底部阔圆,两面均被毛。花1~3朵腋生,具总花梗;苞叶2;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2~2.5cm,先端尾状长尖,基部被长毛;花冠漏斗状,紫色或淡红色、淡蓝色、蓝紫色,上部色较深、下部色浅或为白色,早晨开放,日中花冠收拢;雄蕊5,贴生于花冠基部,长不及花冠之半,花丝基部有毛;雌蕊1,比雄蕊稍长,无毛,柱头头状,3裂。蒴果球形,为宿存花萼所包被,3室,每室有2种子;种子卵状,3棱形,黑色或黄白色,表面平滑。花期6~9月,果期7~10月。

    通常栽培于庭院、菜圃及房屋周围等处;也野生于灌丛、墙脚、山路旁等地。

    原产于热带美洲;现今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
, 百拇医药
    2.圆叶牵牛 别名:毛牵牛、紫牵牛;牵牛花(山西)。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 [Impomoea purpurea (L.) Roth.]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本种与牵牛的主要区别为全株密被白色长毛。叶通常阔心形,全缘;叶柄与总花梗近等长。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较短,长约1cm。
, 百拇医药
    栽培或野生。

    原产于美洲;现今全国各地有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江苏、陕西、青海、新疆、云南、四川等省区。

    

[采制]



    在果实成熟,果壳还未裂开时采收,采收过早种子未熟,干后瘪缩;采收过晚,果壳开裂,种子散落造成损失。采收时割下地上部分,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将黑、白二丑分开后晒干。

    

[药材及产销]



    牵牛子Semen Pharbitidis全国各地均产,一般均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种子含牵牛甙(Pharbitin)约2%,用碱水解后生成牵牛子酸(Phrbitic acid)等。牵牛子酸为混合物,分离得牵牛子酸A、B、C、D,以后二者为主。此外尚含脂肪油11%及其他糖类。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牵牛子酸C R=H 牵牛子酸D R=(→1)鼠李糖基

    另含有生物碱:麦角醇(Lysergol)、裸麦角碱(Chanoclavine)、喷尼棒麦角碱(Penniclavine)、异喷尼棒麦角碱(Isopenniclavine)和野麦碱(Elymoclavine)以及蛋白质、甾醇类化合物、色素等。在未成熟的种子中,还含有多种赤霉素(Gibberellin)。

    

[药材鉴别]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点击上图放大]


    性状鉴别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种子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照片左)或淡黄白色(白丑),(照片右)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近端处有1凹点状种脐,左右面平坦。质坚硬,横切面可见极皱缩折叠呈大脑状的子叶,黄色或淡黄色。用水浸润后,种皮呈龟裂状,且常自腹面棱线处胀裂,而显粘液性。气无,味微辛稍粘,有麻舌感。

    以粒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呈圆锥状三角形。种皮表皮细胞长方形,有时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长40~210μm;表皮内侧有一层类方形下皮细胞;再向内为栅状细胞层,厚75~100μm,常由2~3列径向延长的细胞排列而成,靠外侧有一明显的光辉带;营养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及颓废细胞;黑丑的种皮各组织细胞几乎均呈棕色或黄棕色,白丑则近于无色。内胚乳最外1~2列细胞类方形,壁稍厚,内侧细胞的壁粘液化。子叶由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有圆形或椭圆形分泌腔散在,直径可达140μm;薄壁细胞内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并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0~20μm。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牵牛子横切面简图(×14)


    [点击上图放大]


    牵牛子横切面详图(×264)

    理化鉴别
, http://www.100md.com
    1. 取样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浸泡2~4小时,滤过。脱脂样品加甲醇20ml,冷浸4小时,滤过,取滤液3ml,置蒸发皿内蒸干,滴加浓硫酸1滴,于水浴上加热,残渣呈红色至紫红色。(检查牵牛子甙)

    2. 用毛细管将上述甲醇提取液滴在滤纸上,再滴加5%磷钼酸试液,在120℃左右烘烤2分钟,则显蓝至蓝黑色斑点。(检查牵牛子甙)

    3.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2g,用石油醚冷浸脱脂;脱脂样品用甲醇冷浸4~6小时,滤过;取甲醇浸液点样。吸附剂: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加0.1M硼酸溶液适量铺板。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展距17cm。显色剂:5%磷钼酸,120℃烘烤2分钟。均显蓝色斑点。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牵牛子薄层层析图谱

    S:葡萄糖 1.黑丑 2.白丑 3.多刺月光花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泻水、下气、驱虫功能。用于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等。用量3~6g。凡胃弱气虚及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同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泻下作用:种子的乙醇或水浸出液1.5~3g/Kg灌胃,对小鼠有泻下作用,但煎剂则失去致泻能力。对平滑肌作用:所含树脂在0.2%浓度对家兔离体肠管及子宫均有兴奋作用。牵牛子甙的化学性质与泻根素相似,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据动物试验,黑丑与白丑泻下作用并无区别。牵牛子甙水解产物的盐,可使豚鼠小肠、盲肠、大肠收缩,而牵牛子甙本身无此作用。关于牵牛子的泻下作用原理,研究很少,它与硫酸镁、大黄不同,在泻下时不引起血糖的剧烈变化,但能加速菊糖在肾脏中排出,可能有利尿作用。驱虫作用:在体外试验,黑丑、白丑对猪蛔虫尚有某些驱虫效果。毒性:牵牛子甙对人有毒性,但不大;大量除对胃肠的直接刺激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与粘液血便外,还可能刺激肾脏,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碍、昏迷等。
, http://www.100md.com
    

[附注]



    [点击上图放大]
1. 牵牛子的颜色与原植物的种无关,而与原植物的花色有一定关系。通常花色深,紫或紫红色者种子为黑色;花色浅,白或粉红色者种子多为淡黄白色。

    2. 云南部分地区以旋花科植物多刺月光花Calonyction muricatum(L.) G. Don的种子充牵牛子使用。本品种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约为圆球体的1/4,长0.8~0.9cm,宽0.6~0.7cm;表面淡棕黄色,光滑,背面稍弓形隆起,正中有一条纵直的浅凹沟,色较淡,腹面为一钝棱线,棱线一端有白色圆形的凹陷种脐;质坚硬,难破碎;横切面可见皱缩折叠的淡黄色子叶。种子横切面呈钝圆等边三角形,其与牵牛子的显微鉴别特征主要不同点:①表皮无非腺毛;②种皮栅状细胞层较厚,可达270μm;③子叶细胞不含草酸钙结晶。本品的薄层层析结果参见图


    [点击上图放大]


    多刺月光花种子横切面简图(×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