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22925
中 药 业 发 展 现 状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10日 北京金瀚方医药研究中心
     中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药遗产,因其具有独特的治病机理和对保健养生及一些疑难杂症的特殊功效,被国人称之为“国药”。从上个世纪西药大量涌入国门以来,如何走出困境、振兴国药就一直是我国中药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将对以仿制为主的我国西药产生较大冲击,振兴国药,使之更多地承担发展我国医药事业的重任已迫在眉睫。

    一、国药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于1996年提出《中药现代化行动纲领》,开始了中药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起步。1997年又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但时至今日,“入世”在即,国药的出口依然位居日、韩等国之后。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1999年我国出口中成药只有9878吨,价值为6439.6万美元;去年虽略有增长,但也只有7386万美元;而今年1--7月份出口数量却下降了3.6%。下降幅度虽不大,但对于一个在国际市场覆盖率还不到5%的中药发源国来说,无疑是极不相称的。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中成药销售量占前两位的是日本和韩国。只批准有220个汉药制剂的日本,原料的75%依靠我国输入,但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而拥有5000多种中药制剂的我国,国际市场的覆盖率仅有3%--5%。这种巨大的反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国药何去何从?

    二、基础研究与改造并重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长期以来,从事天然药物开发的企业过多地将精力用于市场的开发和占领上,对基础性研究重视不够,致使天然药的深度开发停滞不前。我国每年报批的中药有几百种,但大部分是将古方或秘方稍加修改便匆匆出炉。大多数只是进行简单加工,将中药原材料研磨成粉末,或加以糖浆等配成药丸或口服液,而这种药丸或口服液一般口感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当前,国产中药生产还缺少国际通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而药品出口必须符合GMP规定。目前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的1059家中药生产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这些企业中达GMP要求的不足10%,制剂设备水平仅相当于70年代的国际水平,系列化、标准化、配套能力差,致使中成药内在质量、包装和有效成分测定等与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因此,尽快完成中药行业的GMP改造,特别是行业内大型优秀企业的GMP改造十分关键。
, 百拇医药
    记者还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了解到,目前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假冒伪劣问题也很严重,但国家对中药业的管理还缺乏一个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因此,进一步落实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明确药品的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资格、确定生产经营企业资格认定标准都已提上日程。

    三、谨防知识产权流失

    我国中药知识产权正面临严重威胁。一方面,中药界人才流失严重,新一代药物研究又缺乏资金,而日韩等国与我国内地合资、技术合作的药厂占尽申请专利的主导地位,内地中药的知识产权正大规模流失。另一方面,民间大量中药秘方、偏方,由于内地科学研究与解析分离技术水准太差,至今仍以非处方、草药形态流传,而许多外商正加紧搜罗研究分析,甚至抢先申报许多专利。与此同时,有10多个国家的近40个品种的天然药物已在我国成功注册,我国每年进口的“洋中药”数量大幅度上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郝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国药走向世界的大门随着我国“入世”将更加畅通,但如何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至关重要。郝小江认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保护尚在研究中、已发现较好苗头,但申请专利尚不成熟的科研成果;二是要重视国际专利的申请。近几年,我国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度上升,但国际专利申请数则增加不大,一旦天然药物进入国际市场,往往因部分知识产权流失而影响甚至失去竞争能力。

    四、让国药走得更远更好

    专家们认为,解决国有企业机制和体制上的弊端,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国有制药企业大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国家还应放宽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市场,打破垄断,激励竞争,才能不断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全世界以中草药为主的传统药物的销售额已超过150亿美元,并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一切都使国药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面临着绝好的机遇。国药应该把握住这个良好的契机,让中药业走得更远更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