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223587
两个月后谈我国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募试药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14日 医业网
     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2002年10月22日:

    8月中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贴出一张奇怪的启示:招募“试药者”。据悉,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募“试药者”。首尝的药物,名为“痛风舒”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分别适用于急性痛风和肺癌,其中“痛风舒”的招募海报还出现在济南的山东省中医院和南京的江苏省中医院院内。

    这一事件蕴涵的意义早已超过了药物本身。在发达国家,公开招募“试药者”是一项非常普遍的事情。在我国,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有关方面对这个话题始终保持低调。

    新药在上市之前只能在严格选择的受试者中应用,未入选的广大患者是无法使用并从中获益的。记者了解到,许多未能符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受试者入选标准的晚期肺癌患者都向医生表达了希望此药尽早上市的强烈愿望。一个新药一旦上市,便意味着它可以解救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患者的病苦。

    主持人:新药上市之前,在人群当中试药,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几乎是通过这次公开的招募,很多普通人才第一次接触到试药这个概念,我们刚刚通过短片知道了这种实验的意义所在,也知道能够给试药者带来哪些好处,但是疑问也会随之而来,那就是以身试药所带来的风险由谁来承担,今天的时空连线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位嘉宾是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的主任王云亭欢迎您王主任,第二位嘉宾是国家药品监督局安全监管司药品研究监督处的处长宫延华。

    主持人:王主任,这次的招募在媒体上公开之后,你们有没有听见一种质疑的声音说,这是不是在拿人体做实验。

    王:有这样说法。

    主持人:你们怎么想?

    王:但是参加我们实验的这些病人就很容易接受,他们认为就是说,因为这个实验对病人来说是利大于弊,所以他们愿意参加。

    主持人:那你们怎么理解普通人的这种。

    王:普通人因为对药品实验,整个的详细过程不太了解,所以通过我们的解释,他们认为,原来跟他们想象是不一致的。

    主持人:这种不一样您是指?

    王:因为他们原来认为就是医院应该是给病人治病的,不是用病人来做实验的,这是很多普通人的常见的想法,就我来到医院是治病的不是实验的,但是现在我们现在在临床中,这些药也是一种新药,他是很安全的,因为他有很多前期的工作在实验室已经做完了,在动物实验,包括做一些长毒慢毒的毒性都做完了,通过前期的资料评价是很安全的。所以才很谨慎的用在病人身上的,这样对病人是有利的而绝不是为了单纯搞科研,纯科学的实验,还是为了治病。

    主持人:宫处长这种用药物做临床的实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27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