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中药药市 > 品种分析
编号:225886
应理性认识太子参价升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63期
     九十年代,太子参出现过百元天价的辉煌,药商药农们在难测的起落中品尝到了大得之后必有大失的苦果。时下笔者仅对今年产新后太子参涨价略谈一二,旨在能给药商药农一个较为理智的分析与导向,也是不愿看到商家为太子参不义之战折腰,药农再盲目地继续扩大太子参生产。

    一、太子参分布、生产与发展现状

    太子参生产期为1年,实则生长期仅为半年,是春种夏收的半季作物。故太子参除有时受到种苗限制外,极易扩大面积推广生产。太子参在福建的柘荣、宁德,安徽的宣州、山东的临沂,贵州的贵阳、凯里以及江苏、浙江、甘肃等地均有栽培和野生资源。近几年由于受1999年百元高价刺激及各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太子参不但在老产区迅速扩大生产,就其附近市县及全国诸多省份都开始引种并获得较大突破性发展。鉴此,商家药农都不应轻视时下的太子参生产、营销中的过激现象。要理性地对待生产更要理性地对待当今的太子参涨价风波。
, 百拇医药
    二、太子参生产与营销历史回顾

    太子参属药食兼用佳品,为发展速度较快品种之一。鉴此对太子参的辉煌与烂市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据资料显示:太子参的辉煌一次是在1990年底突破百元大关,另一次是在1999年初至4月份期间又突破了百元大关。这两次太子参的百元辉煌不知造就了多少成功的商家企业家。但更多的是损失惨重的药农药商。记得在1985年太子参产大于销严重烂市之际,农民盼1年来的收获,好端端的太子参竟仅价值1元(kg,下同)(鲜品)。而入手经营的商家企业,更是本利赔个净光。再一次的悲痛教训可以说是1993年,由于太子参的又一次严重供大于求,致使从1990年的百元陡落到1993年的4~5元。自此后太子参又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期(1993年~1999年)。当1999年后突破百元大关时,可以说富了一批人,随后,再次大批药农遭灾,大批跟风炒作的商家卧底不起,经济上再受重创。现将1999年~2002年主要阶段的市场价格列单如下,请诸商家分析:1999年1月~4月突破百元大关,自5月~12月份降为45~85元,2000年4~12月逐步降为13~35元,2001年基本徘徊在11~10元之间,2002年产新前在9~10元之间,2002年9~10月份历经13~15~20元。看到这组数字对于时下太子参涨价之因是否应该有一个思考呢。顺便提示一下时下的太子参市场,已步入了一个有价无市状态,即大批量入手者极少。
, 百拇医药
    三、理性审视今年太子参产新后价升现象

    据主产地药农介绍,由于近年来全国粮食大面积丰产丰收其价格连年走低,种太子参只要在10元以上(每公斤)就比种粮食合算。如此看来不但主产区的种植面积没缩减,就是次主产区也难压缩生产,看来不到烂市时很难大幅度减少面积。这样主产区面积加上次产区面积,今年的在地面积仍高于去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旱和生长期的阴雨连绵确实给太子参的生长、生产及收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这部分损失是其它产区发展面积产量完全可以弥补的。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今年的太子参产量仍在3500吨~4000吨之间(正常年份是主产区3000吨加上次产区1500吨)。如按每年消耗2500吨~3000吨计算,可以说今年的产量还供求有余,这样再加上2000年、2001年各地的旧库存,保守数字在2000~3000吨之间。如此看来认真审视今年的生产和减产,理性评估社会库存就不难认识太子参为什么升价,升价是不是有人为因素。鉴此,为使太子参生产、营销走上一个良性循环轨道,我们要理性认识、审视太子参的生产与价升为好。, http://www.100md.com(祁 安)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太子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