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内分泌内科
编号:235449
中医对糖尿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20日 健康网
     蛋白尿为糖尿病性肾病的主要标志。本病系在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久病必虚,久病及肾,脾肾两虚。中医认为蛋白尿的发生,可自于“精气下泄”范畴。现代医学所说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与祖国医学所谓的“精气”“清气”“精微”的概念类似。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等直藏不宜泄,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脾主统摄升清,若肾不藏精,或脾不摄精,或脾木开清,便可致精气下泄而出现蛋白尿。

    以正虚而言,不外气血阴阳之亏损和脏腑功能不凋。不论是气血虚弱,还是阴阳不足,均可影响脾肾藏精摄精的功能。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相关,所以其它脏腑的病变亦可影响脾肾,致脾不摄精,肾不藏精。

    就邪实而言,最主要的有湿热、风邪、瘀血等。中医认为蛋白尿的发生与“外邪侵袭、牌肾亏损”有着密切的关系。外邪侵袭,可酿湿生热,蕴结下焦,清浊不分,则尿中便出现了蛋白。

    临床上观察到,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常与脾气虚弱有关,因而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与脾气亏损、升清摄精无权关系密切。临床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与肾气亏损有关。久病肾气封藏失职,固精无力、则精微物质流失于外而发生蛋白尿。因此似可认为,牌不摄精、精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直接发生机制。

    健康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