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35474
广州:儿童心理专家奇缺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20日 广州日报
     小儿多动症、学习障碍、注意力缺损、精神分裂症……近年来,越来越多孩子得了以上这些“儿童心理障碍”。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这些出了问题的孩子除了要承受“心理障碍”本身为他们带来的学习困难和生活困扰外,还会遭遇老师和同学的偏见、承受医院心理科就诊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专业儿童心理辅导师缺乏而带来的不便。目前在广州,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了心理障碍儿童矫正和求诊道路上的“拦路虎”,不少孩子因为这些问题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耽误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少终身的遗憾。

    多动症儿童“常常挨批”

    小冬是广州市荔湾区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为患了小儿多动症,经常在上课时走神、搞小动作或者逗周围的同学讲话。为了保证班上的课堂纪律,老师每天上课都盯着小冬这个“捣蛋鬼”,一发现有什么不对头就加以批评,而且对他的作业也检查得特别紧。在小冬的家庭联络簿上,几乎每天都被老师用红笔写满了批评。

    不仅如此,小冬还经常会受到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天午休的时候,一个同学把小冬的作业本抢走了,于是小冬就悄悄地走到那个同学的位置旁问他要回来。老师发现了小冬的“越位行为”,没问原因就批评小冬违反了午休纪律,小冬还差点被取消了在校午休的资格。“可是老师一点都没有批评抢我本子的同学,”小冬委屈地说,“尽管明明是他的错。”
, http://www.100md.com
    有关专家认为,老师和同学的成见容易使这类孩子成为班上的“异类”,从而加重他们的病情。

    去医院增加孩子心理压力

    记者近日在广州市内的各大医院转了一圈,发现如今几乎每个医院里都开设了心理科。然而,这些心理科却都没有单独把儿童心理治疗划分出来,记者看见,前来求诊的小患者与成年人一同坐在医院走廊上等候,这些孩子有的在哭闹、有的把头埋在父母的怀抱中,显得很害怕。

    在市内一家大医院的心理咨询科,记者碰到了带孩子小鸣前来咨询的冯女士。冯女士说,她是好不容易才把儿子“骗”来医院的。第一次来医院的时候,小鸣并不知道妈妈的目的,只知道自己是来检查身体,坐在凳子上只顾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可是,第二次治疗、第三次治疗以后,看着周围一些神情不太正常的人,小小年纪的小鸣也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他再也没有办法安心玩耍了,不停地缠着妈妈说要离开,再后来,小鸣索性低着头不说话,不时偷偷瞄一眼坐在自己身旁的大人,等医生叫自己的名字。
, http://www.100md.com
    专门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认为,儿童心理障碍不是一种“病”,这些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和困难。正因如此,国外很多心理诊所并不是设在医院内的,有的设在商业大厦内,有的则设在住宅小区里面,心理医生不会把前来寻求咨询和帮助的人看成是病人,因为这样会增加咨询者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心理辅导和沟通出现困难。

    心理门诊天天排满

    除此以外,儿童心理治疗师奇缺也给心理障碍儿童们带来了不少困难。记者日前以家长的身份致电几家大医院的心理门诊预约咨询时间,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周末、星期一至五的下午都已经排满了,只有个别上午还比较空。而有的医生周末开诊的时间已经被预约到明年了。

    据了解,广州目前真正的儿童心理专家数量不超过10位,大多数医院的儿童心理医生都只能由普通的儿科医生担任,很多非专业的医生只知道用药却不懂教育方法,无法给患儿以足够的矫正治疗。而另一方面,成人精神科医生对儿童的心理又不够了解。这样一来,广州儿童心理辅导师的资源十分紧缺。

    有关专家表示,一个地区拥有成熟儿童心理治疗的标志应该是每个中小学校都设有一到两个心理医生,校医应当有一定的心理治疗知识,由精神卫生研究机构负责这类医生的培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