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237009
冀南杏林一奇葩 ——记快速发展中的曲周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77期
    在燕赵大地的冀南杏苑,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县中医院,各项建设迅猛发展,诊疗设备日趋完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经济收入连年以百万元的速度大幅度增长,被人们誉为冀南杏苑的一朵奇葩。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曲周县中医院。

    曲周县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原来只有60张床位,90多名职工,日门诊量不足50人,住院最多时不足10人,年收入不足100万元,职工工资只能发档案工资的70%,更无什么奖金可言。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难境况下,1997年院长温银山走马上任,他带领全院职工搞改革,搞建设,上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发展专科专病,大搞精神文明建设,并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健全了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创办了“120”急救服务中心,使这个业务萧条、患者很少问津的县中医院迅猛崛起,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如今,该院已开设100张病床,10个临床科室,12个专病专科,万元以上的大型诊疗设备达到30余台,日门诊量320人次,固定资产980万元,年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成为集医、教、研、康复、防保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荣获省“三星级文明服务窗口单位”、邯郸市“优质服务示范医院”和“百佳医院”光荣称号,连年被评为省、市、县“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今年,院长、省劳模温银山还荣赝“共和国建设者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 http://www.100md.com
    该院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实现跳跃式发展,是他们确定了“服务定位,科技兴院,管理强院”的治院方略,坚持走“重继承、求发展,创特色,走中西医结合之路”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

    ——引进人才和先进的诊疗设备,提高诊治疾病的水平和能力。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一个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人才技术和诊疗设备都难以与其他综合医院相抗衡的县级中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温银山和医院的领导班子认为,人才和技术是竞争的核心与关键。为此,他们打破地域界限,敞开医院大门,大胆走出去,广泛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先后与北京糖尿病研究所、省中医院、市医专附院等10多家市级以上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聘请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级中医药研究单位的10多位专家教授来院坐诊讲学和邯郸市第一医院、解放军285医院等单位的20多位全市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指导,大大提高了中医院的技术实力和社会影响。他们还通过多种渠道筹资先后配备了全身CT、彩超、血球自动分析仪、网上远程会诊系统、中药煎药机、中药熏蒸床等高精尖仪器设备30余台件,更换了放射科、功能科、化验室全套设备,装备了网上远程会诊系统,诊疗技术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 百拇医药
    ——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打造医院自己的名牌。

    5年来,他们采取“内培、外送、返聘、借才”的方式,先后培养了20多名专业人才,建成了4个专科、8个专病门诊,其中,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均被市卫生局命名为“邯郸市重点发展建设专科”。仅骨伤科日门诊量就达30余人次,年收治患者500多人次,业务收入占全院的25%以上。显微外科填补了全省县级中医院开展断指(肢)再植手术的空白。他们还自制了“骨伤洗剂”、“活络汤”、“生骨Ⅰ、Ⅱ号”等汤剂,促进骨质增生和伤口的愈合。自2000年元月开展这种手术以来,共收断指(肢)患者100例,全部再植成功。为完善专科配套建设,他们还投资200多万元新增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成制剂室、化验室、康复室等辅助设施,自制临床用药63种,突出了院有名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名牌效应,社会声名大振,邱县、广平、鸡泽等周围县的患者也纷纷前来就诊。

    ——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医院发展的后劲。
, http://www.100md.com
    他们每年挤出10万元选派10名大学学历的技术骨干外出进修深造,五年内各科技术骨干全部经过省以上大医院学习培训。目前,该院在岗技术人员95%参加过进修培训。此外,他们还对全院医护人员长年进行强化“充电”,定期进行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院内职工学习深造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几年来,已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15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96篇。

    ——发挥“龙头”作用,创办“三级网络”,带动全县农村中医事业的发展。

    医院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县中医院的“龙头”作用,牵头组建了“以技术协作为纽带,以乡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医为载体”的三级中医医疗保健网络,探索出了一条十分可喜的成功之路。他们把所有乡村医生吸收为网上成员,聘为中医院院外大夫,采取人员、待遇、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全面实施了中医保健三级网建设。他们在院内成立中医指导科,抽出5名副主任医师组成技术指导组,每月对网上成员进行1次系统的理论技能培训和实践经验传授,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发放了“听课实习证”。还组织医疗队长年下乡巡诊,走村入户,送医上门,为乡村医生解疑释惑,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网络运作5年来,网上成员已扩大到580余人,覆盖到全县10个乡镇342个行政村,免费为乡村医生组织中医理论技术培养讲座216期648课时,接受培训达5000余人次,基层卫技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并接受乡村医生进修150余名,参与临床实习600多人次。从而,壮大了基层中医队伍,提高了农村中医防病治病能力,群众也从中得到了实惠。5年来,中医院组织医疗队下乡义诊200多次,出诊急救6900多次,接受乡村转诊病人4000多人次。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诊疗技术的水平明显提高。他们还对口支授乡镇医疗设备50台件和部分桌、椅等用品。现在全县90%的村卫生室配有一般常用中草药或中成药,每个乡村医生都会使用几味中药治疗疾病,并能掌握针灸、拔罐、推拿等一两手传统中医技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 百拇医药
    ——成立急救中心,开通“120”服务,拓宽了中医院的服务范围。

    在当地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开办中医急救,筹资20多万元建起急诊楼,抽调15名医护人员充实了急诊科,装备了3部“120”急救车,配齐全套急救设备,充分加强了急诊力量。并在县电视台公开服务承诺:全天候24小时值班,保证5分钟内出诊。“120”急救电话开通以来,已出诊4000多次,抢救危、重、急病人3500多人次,被群众誉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6万元。此外,他们还全面改善了就医条件,投资200多万元,改建门诊楼、扩建病房楼、硬化地面、绿化院落、修建病区凉亭,为患者营造了舒适、优雅的就医环境,实施了全方位的优质便民服务措施。并开通了询医问药医疗热线,随时解答病人咨询,为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另外,他们还向管理要效益,大胆进行了改革。用人上实行层层聘任,减员增效,优化组合;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服务、效益、报酬三挂钩;管理上实行总值班负责制,医院各项工作全天24小时有人督导,保证正常运转。从而使医院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步入迅猛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 百拇医药(杨鸿恩 晏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