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人物信息
编号:237902
近现代112位名中医成才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80期
    博极医源 勤于实践 乃能成大医 近现代112位名中医成才因素探讨

    不断提高中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拥有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理论深厚、医术精湛、知名度较高的临床家是其根本保障。时代召唤大医,大医离不开临床。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培养新一代中医临床家,其意义深远。

    如何培养与造就临床家?前辈的名中医成才规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楷模与借鉴。兹根据《中国现代名医传》、《名老中医之路》及近现代著名医家的著作等资料,对张锡纯、曹颖甫、金子久、萧龙友、张山雷、冉雪峰、王朴诚、陆渊雷、恽铁樵、曹炳章、袁鹤侪、叶熙春、汪逢春、施今墨、孔伯华、吴佩衡、章次公、程门雪、蒲辅周、秦伯未、赵炳南、承淡安、叶橘泉、刘惠民、岳美中、朱小南、邹云翔、任应秋、姜春华、金寿山、方药中、赵绍琴、祝谌予、张赞臣、刘渡舟、刘树农、李聪甫、魏长春、王伯岳、赵金铎、张泽生、张伯臾、沈仲圭、朱仁康、楼百层、陈耀堂、刘炳凡等112名近现代名医的成才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后,感受最深的是所有著名医家成功要素中都不外乎两个共同点,即善于治学、精于临证,别无它途。
, http://www.100md.com
    善于治学

    所有著名的医家都善于治学,而治学之道,一是勤,二是恒,三是精,四是博。勤,就是勤奋读书,医家们都强调背诵,认为对经典著作的背诵是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再则是勤问,勤于总结;恒,就是坚持不懈,著名医家几乎都是自学一生,手不释卷;精,就是精研细读,反复揣摩,尤其是对经典著作,强调宁涩勿滑;博,就是涉猎广泛,能精通经、史、子、集、释、道、儒、天算、四大经典,旁及各家著作,112名医家仅资料中记录的学习书目即达200多种。从其学术构成而言又有以下特点。

    熟谙经典为其本:

    把握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为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历代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著名医家张山雷即主张学习中医应从经典入手,认为《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犹如儒家之《四书》、《五经》,必须于此精研有得,打好基础,然后阅读后世各家著述,才能有所依据,有所底蕴。文献调研表明,112名著名医家,其学术基础无一不以经典著作为根本。无论是跟师、自学、科班出身,或是由流及源,即先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即四小经典)开始,或是由源及流,都曾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白文(即未加注解的原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诚如周凤梧教授指出:“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神明变化,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规矩之中。”,“规矩”就是经典著作中基础理论,从而明确指出,只有掌握好经典著作才能“出神入化不逾矩”。
, 百拇医药
    旁及各家为其川

    各家学说是中医的主要内容,也记录了中医的发展与提高历程。112名医家除经典著作外,都能旁及各家,他们中大多医家都阅读过的书籍就有:《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本草纲目》、《丹溪心法》、《脾胃论》、《格致余论》、《景岳全书》、《类经》、《医宗必读》、《内经知要》、《证治准绳》、《医门法律》、《医方集解》、《本草从新》、《证治汇补》、《温热论》、《温病条辨》、《成方切用》、《成方便读》、《临证指南医案》、《医宗金鉴》、《医学心悟》、《本草备要》、《四言脉诀》、《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类证治裁》、《本草经疏》、《柳选四家医案》、《兰台轨范》、《杂病源流犀烛》、《笔花医镜》、《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张氏医通》、《沈氏尊生书》、《济阴纲目》、《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的学习,丰富学养,从中受到启迪并进行创新。如岳美中教授说:“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这正说明了著名医家,通过学习前人之长而为己用的特点,各家学说是其学术构成的支流。
, 百拇医药
    学以致用为其充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在应用于临床,而在临证中常常会遇到新的问题,大医的成长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充实与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彭静山教授说:“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是其最深的感受。著名医家都能做到学以致用,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再通过向书本学,向民间学,吸取各种有用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郭士魁教授在对冠心病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反复临床实践,在查阅文献中,看到一治牙痛验方“哭来笑去散”而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宽胸丸,使中医对心绞痛的疗效有了明显地提高。岳美中教授在总结他的学医过程中介绍,其开始只是学习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在临床中发现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然后转学温病,再到钻研《伤寒论》继而涉猎《千金方》、《外台秘要》,正是通过他的实际应用,然后体会出:“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病易涉于轻谈。”的感受。所以说著名医家的学术构成正是在学以致用中得到了充实。

, 百拇医药     精勤不倦为其博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仅本专业现存书目就有19000余卷宝籍,欲成为大医,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著名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他们一生的精力。

    在《中国现代名医传》中记述张山雷“先生毕生好学不倦,他在晚年仍手不释卷”;陆渊雷“精天算、经学、小学、熟读诸子百家、史、地、理、化、数、善书法、通梵文、藏文及因明学”;曹炳章“对天文、地理、生物、理化、西医理论均有研究,一生爱书,以至‘书富家贫’”;程门雪先生常以“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为铭;任应秋教授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然后学医仍精勤一生;112名医家中有50多人读过《四书》、《五经》、《春秋》、《汉书》、《二十四史》、《古文观止》等人文著作,可以说,精勤博学,是著名医家学术构成中最深厚的底蕴。
, 百拇医药
    勤于实践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著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通过临证来验证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理论,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认同,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实践而言,著名医家又有以下特点:

    勤于实践为其恒

    著名医家在中医学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精湛的医术都是其寻求古训、立足临床的结果。中医历来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临床成才的规律。《褚氏遗书》中说:“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这里的“博涉”、“多诊”、“屡用”都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而“知病”、“识脉”、“达药”都是医家通过实践获得的本领。岳美中教授自称其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一是几十年未脱离过临床”;王伯岳教授在其成功经验中写道:“歧黄之道,为东方医学之佼佼,渊博精湛,蕴藏真知,旨趋微妙,自成体系,故其治学方法亦与一般科学有所不同。苟非参透经义,临床验证,则必难登堂入室而味其腴膏也”;贺本绪教授的经验是:“学贵有恒,实践第一”;沈仲圭先生强调学中医须“十年读书,十年临证”。有许多著名医家,虽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仍坚持临床,持之以恒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成为临床大家。
, 百拇医药
    精于临证为其巧

    中医治病取效的关键在于“治病求本”,而“求本”的要求就在于细致分析,得其要领。古代医家罗天益说:“医之病,病在不思”。著名医家的高明之处往往就在精于临证,王伯岳教授总结其经验时提出治病九要:“一曰明理,二曰识病,三曰辨证,四曰求因,五曰立法,六曰选方,七曰配伍,八曰适量,九曰知变”,体现了其临证时的细微之处;赵锡武教授治心绞痛强调“抓住气、血、水三字”,并特别重视“心胃同治”,因为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症状。这些都体现了著名医家,在临证过程中善于思考、匠心独运的特点。

    融会古今为其变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正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实现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疾病谱的改变,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继承与创新。著名医家在临床中多能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知常达变。张锡纯先生精研典籍,学习西医,在对中风的论述时,结合西医脑血管病变的观点,提出了“脑充血”的概念,创用建瓴汤;岳美中教授根据《类聚方广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疥癣内陷的一身搔痒、发热、咳喘、肿满的记载,运用该方治疗肾炎合并皮肤湿疹的患者,并将此方合甘麦大枣汤加生地、紫草、女贞子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些都体现了著名医家在临床中善于融会古今,不断创新的特点。
, 百拇医药
    自成机杼谓之家

    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临床医家各自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如张元素擅长脏腑辨证;李东垣在师承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形成了独特的脾胃学说;朱丹溪学承罗知悌,为河间学说的第三传弟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创立了滋阴学说。著名医家在各自的师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特长,自成机杼。如施今墨擅用对药,蒲辅周善治温病,魏长春喜用花类药,朱良春善用虫类药等。这些都表明临床大医之所以称为医家,多有自己的独自特长,由博反约,术有专攻,而成为一代医家。

    通过对112名著名医家成功因素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医临床家的培养,并无捷径可走。包装,成不了大医;拔苗助长,造就不出大医。可从政策、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大医的成长创造条件,但最终要通过优秀人才的勤奋努力,博极医源,精勤实践,乃能成为大医。(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 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