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编号:10184729
医案类例之三:病例式医案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58期
     代一些中医仿照西医病历的格式,分项记述病员一般情况、症状、病理、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分类清楚,记载较为全面。这种医案,被称之为“病历式医案”。由于采取分项记述,所以医案中“辨”与“论”的比重有所下降,可读性受到一定影响。现代书刊杂志上刊载的不少验案,大多有西医学的检查诊断,以至治疗措施,格式与病历档案差别无几,这些医案应归属“短篇报道”或“个案报道”。如案1~2。

    〔案1〕

    陈,女,1939年7月1日初诊。

    症状:恶寒发热,汗出不彻,下利腹满,苔白腻,脉沉紧。

    病理:凉风干表,生冷伤中,营卫不和,脾失运化。

    诊断:感冒。

    治法:当予辛温淡化。

    处方:漂苍术15克,川羌活9克,粉葛根9克,广香薷3克(后入),带皮苓18克,姜半夏15克,大腹皮12克,陈薤白9克,川桂枝6克,黄附片15克,淡干姜9克,灵磁石30克,炒泽泻9

    (祝味菊医案,见《中医杂志》,1982(10):14)

    〔案2〕

    春温蓄血

    病者:张东楼之妹,年十九岁,住常州陈巷。

    病名:春温

    病因:去岁暮略受寒邪,寒郁化热,至今春复新感风寒而发,前医令服解表药数帖,汗出而热不退。

    证候:初病头疼身痛,胸闷食少,口渴引饮,晚间热重,时或呢喃。一星期后,经行忽停,因而少腹

    痛,连夜谵语,咳嗽粘痰,用力而不得出,齿焦舌刺,索茶而不多饮,屈指已二十七日。

    诊断:六脉弦数,尺部细,沉候则促,证属春温,而邪入阴分,蓄血胞宫也明矣。幸喜二九之年,真阴尚未消烁,如急救得法,犹可转危为安。

    疗法:治病必求于本,故重用黑玄参、原麦冬、鲜生地、肥知母、粉丹皮,滋阴清热为主。川贝母、牛蒡子、广陈皮,理气豁痰为辅。又思蓄血下焦,大便燥结,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因用桃仁泥、广箱黄,前后通行合治,而丹皮佐桃仁、甘草佐大黄,意在一则防缓,一则恐急。余若芦根、茅根、银、翘与川贝母、牛蒡等,不过邪由外入者,仍使之由外而出,所以吴鞠通、叶天士、陈平伯、王孟英诸先生谓为温邪发表之要药也。

    处方: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桃仁泥三钱

    生甘草五分净连翘三钱 黑玄参五钱

    粉丹皮三钱 广箱黄三钱 金银花三钱

    广陈皮一钱 鲜生地五钱 原麦冬三钱

    牛蒡子二钱 鲜芦根三钱 鲜茅根一两(去衣)

    二味先煎代水

    效果:予出一方,当时诸医议论纷纷,谓死期将临,尚用大黄三钱,怂恿病家莫服。但病家使病者连服两剂,果月信复来,腥臭难闻,夜不谵语,日不糊涂,身热亦退,颇思饮食。延余复诊,苔腻黄已化,脉弦数已缓,惟咳嗽稠痰,比前尤多。予乃于前方去大黄、桃仁,加杏仁泥、全瓜蒌,连服四剂而愈。

    廉按

    病属冲任伏热,桃仁承气加减,正合病机,然非素有胆识者,不敢担任。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严执中医案》), 百拇医药(黄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