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294125
泌尿系统疾病(2003.09.0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10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江苏阜宁县人民医院的陈彩焕等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所采用的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卫生部[87]卫防字4号文件颁布的《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方案》规定的标准。具体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利尿、支持治疗及护理等综合疗法;对肾功能衰竭按常规治疗,无尿用甘露醇25mg,每日1次口服,连服3次;用多巴胺20mg、立其丁10ml加液中,每日1次静滴;用速尿200~400mg,6~8小时1次静脉推注,视尿量一般用2天左右。治疗组并用自拟中药方结肠透析,药物组成为:金银花30g,槐花30g,蒲公英30g,煅牡蛎(先煎)30~50g,生大黄(后下)30~60g。具体用法:煎煮2次,将2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约400ml,每次200ml,药液停留30~60分钟,每日2~4次灌肠,5~10日为1疗程。对照组无尿时用甘露醇25g,每日1次口服,连服3次;多巴胺20mg、立其丁10mg加液中,日1次静滴;速尿200~400mg,6~8小时1次静脉推注,视尿量用2天左右。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基本正常,血象及尿常规、尿比重、尿量均恢复正常,肾浓缩稀释功能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基本正常,血象恢复正常,尿常规轻度异常,尿比重、尿量基本恢复正常,肾浓缩稀释功能基本正常。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治疗组32例中,治愈2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治愈24例,好转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呃逆、呕吐、出血情况、烦躁、意识障碍、抽搐、高血容量综合征等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三痛征、三红征、出血征消失时间、食欲改善、少尿到多尿、血中尿素氮、肌酐复常、尿蛋白消失、血小板升高、发病到治愈、合并感染例数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据此认为,上述自拟中药透析方清热解毒、通腑泻浊、凉血、活血、止血、排毒、解毒、强心、利尿,用常规治疗配合该方进行结肠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34页 B20

    赵玉庸教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经验介绍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董尚朴等介绍了赵玉庸教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经验:1.现代医学临床分型与表现:现代医学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作了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有一过性氮质血症。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除急性肾炎表现外,肾功能急剧恶化(数周至半年进展至尿毒症),出现少尿或无尿。患者常有中度贫血,或伴有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与急性肾炎相似。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以无症状蛋白尿和(或)单纯型血尿为临床表现,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少数患者或自发痊愈或转成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临床表现,常有感染、血栓及血栓性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蛋白质紊乱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水肿时,属中医学水肿范畴;无水肿时,属中医虚劳范畴。也可依据高血压、血尿等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血证、尿血、腰痛等病证。2.病机认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肾络瘀阻、脾肾亏虚。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为面色晦暗而滞浊,大便干结或稀软不爽,小便黄或见血尿,口干苦,头昏蒙,病情缠绵不愈,舌红、苔垢而黄腻,脉弦滑、滑数且多有力。肾络瘀阻型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尿少、腰痠(痛)膝软等症状。脾肾亏虚型出现肢肿而浮、舌淡胖大、尿少、乏力、食少腹胀等症状。在肾功能不全发生以前,湿热蕴结、肾络瘀阻与脾虚湿滞居重要位置,起主导作用,肾气亏虚居于相对次要位置。肾功能不全发生后,肾气亏虚渐渐加重,与湿热蕴结、肾络瘀阻、脾虚湿滞居同等位置。3.治法与用药:治疗上强调“邪去正安”而兼行“扶正祛邪”,拟定的治疗大法是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健脾益肾。结合具体病例,辨证论治,有所侧重,并酌情配以凉血止血、平肝潜阳、降逆止呕、解毒泄浊、疏风宣肺等。清热利湿药常选金银花、连翘、玄参、蝉蜕、白茅根、车前草、赤小豆、大腹皮、冬瓜皮等。化瘀通络药常选地龙、僵蚕、炮穿山甲、益母草、泽兰、乌梢蛇、白及、三七、茜草等。健脾益肾药常选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芡实、泽泻、鸡内金、麦芽、山茱萸、熟地黄、杜仲、桑寄生、冬虫夏草、附子、肉桂等。由于湿热缠绵、脉络瘀滞,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程迁延,时愈时发,难获速效。治疗当守法守方,早治缓图,方能取得满意疗效。附医案1则。
, 百拇医药
    详见《新中医》2003年35卷3期12~14页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多为腰酸痛、畏寒、纳呆腹胀、尿少、甚者无尿、浮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淡红、脉沉缓无力。

    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门诊部的傅磊鑫医师认为,应以健脾补肾、扶正祛邪为大法,并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以正虚为主,治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其中脾肾阳虚型,治以补阳利水,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偏于脾阳虚酌加黄芪、干姜;偏于肾阳虚重用附子(久煎),并加巴戟天、菟丝子、仙茅之类。肝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为主加减。肺脾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利水,用四君子汤去甘草加黄芪、猪苓、泽泻、陈皮等。第二大类: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其中夹有外感,治以发汗利水,用越婢加术汤加减。夹有水湿,治以渗湿利水,用五苓散、五皮饮。夹有湿热,治以清热利湿,用八正散、四妙散加减。夹有瘀血,治以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另外根据现代医学检验指标加减:尿蛋白偏高、并有管型加山萸肉、怀山药、莲子须、芡实;红细胞偏高加三七粉、益母草等;SCr与BUN增高加冬虫夏草、怀山药、生大黄;血压偏高加夏枯草、地龙、菊花。
, 百拇医药
    傅磊鑫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治疗慢性肾炎的5条经验:(1)慢性肾炎患者要防劳累、调节情志、避寒热,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出现肾功能衰竭;(2)疗法力求平稳,处方遣药要分清主次缓急,切忌猛剂躁进;(3)阴虚患者慎用激素治疗,以防加重湿热症或阴虚症;(4)辨证施治时,应做到客观检查数据与整体观察相结合,力求准确无误;(5)祛邪应做到中病即止,时刻注意顾护真阴真阳,因正气一衰,则百药难医。傅磊鑫医师有关慢性肾炎的证治体会刊于《中医杂志》2003年第44卷第7期中,其中还附有一例验案。

    辨证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对血尿性IgA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以中医中药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上海中医药大学杨爱国、安晓英等研究人员为寻找单纯血尿性IgA肾病辨证治疗规律,为了能够给中医药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提供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对87名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治疗,并将他们的临床体会发表在《江苏中医药》2003年第5期上。
, 百拇医药
    他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湿热证型治以清热利湿,用基本方,药物组成为:苍术、黄柏、小蓟、滑石、通草、生地、藕节、淡竹叶、栀子、蒲黄、当归、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气阴两虚证型治以滋阴凉血益气为主,用基本方,药物组成为:知母、黄柏、山茱萸、淮山药、生地、泽泻、茯苓、丹皮、太子参、大蓟、小蓟、茜草、仙鹤草、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瘀血证型治以活血祛瘀为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茜草、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完全缓解的标准为: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基本正常的标准为: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有效的标准为: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无效的标准为: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结果显示:本组87例患者,湿热证34例,完全缓解13例,基本正常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7.06%;气阴两虚证26例,完全缓解14例,基本正常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6.15%;瘀血证27例,完全缓解6例,基本正常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6.67%。以湿热证及气阴两虚证疗效较好。
, http://www.100md.com
    他们认为: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滋阴凉血益气、活血祛瘀的功效,辨证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疗效良好。

    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风水”、“肾风”等病名早在《内经》中就被提出,说明风邪伤肾致病的重要性。风为百病之长,寒、热、湿、毒等邪常依附于风侵入人体,损伤肾脏,导致肾病发生、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钢、曾安平等观察了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他们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物组成:独活、桑寄生、防风、防己、怀牛膝、川芎、赤芍、生地、黄芪、蝉衣、地龙、全蝎、青风藤、僵蚕。用法:水煎服。尿蛋白>25g/24小时者并用雷公藤多甙片2片,日3次口服,或并用火把花根片4片,日3次口服。疗效标准: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2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在他们收治的7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基本缓解27例,好转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41%。本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A/G比率、血胆固醇、血肌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1,P<0.05)。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疗效证实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益肾、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较好。

    详见《江苏中医药》2003年24卷5期12~14页

    西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

    浙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鲍晓辉等观察了黄芪注射液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在一般治疗[低盐、低量优质蛋白饮食0.6~0.8g/(kg·d)、控制感染灶、用保肾康片50mg每日3次口服]基础上,用潘生丁50mg,每日3次口服;用洛丁新10mg,每日1次口服;其他对症处理:利尿用速尿片20mg,每日2次口服;降压用波依定5mg,每日1次口服;血糖高者用糖适平片30mg,每日3次口服;调脂用普拉固片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并用黄芪注射液。具体用法:按1mg/k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静滴。均1个月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评定标准。完全缓解:尿蛋白持续阴性。显著缓解:尿蛋白持续减少≥50%。好转:尿蛋白持续减少≥25%。无效:尿蛋白无变化或恶化。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治疗组34例,完全缓解5例,显著缓解13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4%;对照组34例,完全缓解2例,显著缓解7例,好转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8.8%;治疗组在完全缓解和显著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P<0.05),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清除率均有改善(P<0.05);两组尿β2-MG治疗前后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据此认为,ACEI联合大剂量黄芪能更有效地减少蛋白尿,提高肌酐清除率,阻止肾性蛋白尿对肾损害的进一步发展。
, 百拇医药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32~133页

    补肾活血法治疗马兜铃酸肾病

    天津市公安医院内三科张勉之、张大宁观察了补肾活血法治疗马兜铃酸肾病(AAN)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方,药物组成:黄芪、冬虫夏草、芡实、杜仲、白术、丹参、川芎、三棱、莪术等。用法:

    3日1剂,水煎分6次服,日2次,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停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西药。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病理变化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或有改善,水肿减轻,血压降低,肾功能、生化指标、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有改善,肾脏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改变。无效:症状无改善,水肿、血压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或变坏,肾脏病理恶化。结果:本组65例,显效31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

    81.5%。慢性型AAN效果最为明显,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肾小管功能障碍型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型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效果最为明显,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肾阴虚型及湿热壅阻型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补肾、滋阴、活血、温阳、益气、行气,疗效满意。

    详见《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37卷1期30~32页,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马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