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焦点透视
编号:33246
生命伦理:离你是近还是远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克隆技术、基因研究、安乐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命伦理问题越来越走近平常百姓的身边,贴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技术和伦理的“两难选择”。

    生命伦理复杂而又矛盾,无法回避,日前在杭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研讨会”上,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和代表就此各抒己见。

    据悉,我国的不育症发病率为7-10%,不育家庭大约有1000万个,其中约10%的家庭,也就是近百万个家庭希望借助于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

    “这种要求越来越多。”研讨会上,卫生部妇幼保健司副司长刘克玲说,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1982年,第一例人工授精应用在湖南进行,198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我国诞生,截至目前,我国掌握试管婴儿技术的医疗机构已经达到近百家,一些试管婴儿也应运而生。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近年来这一领域出现了混乱现象:人工授精的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不少人却打着高科技的招牌;正规精子库的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倒是“地下活动”日益猖獗;精子库管理混乱,对采精者不进行疾病检验,精子买卖;试管婴儿技术漫天要价; “名人精子库”热闹一时……

    为解决这些问题,规范这一领域的行为,卫生部最近颁发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从今年8月1日起,我国的人类精子库以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将实施规范化管理。

    “规范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对不育者利益的维护,也是对整个人类道德伦理的维护。”这位官员说,“‘造人’这一关如果把握不好,将影响人口素质,产生一系列的道德、法律、伦理问题。我们反对‘造人技术’商业化。 ”

    “名人精子库、美女卵子库简直是个笑话。”研讨会上,杨焕明、毕胜利等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家一致指出。

    克隆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看到了治疗疾病的希望。但是,随着最近一两个国家有人宣称要实施“克隆人”计划,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不少科学家提出置疑:一旦“克隆人”成为现实,那么“克隆人”和细胞提供者之间究竟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科技的发展,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伦理观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人类必须直接面对这些挑战。

    正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一些前沿研究,也引发了关于生命伦理的争论。

    由于为治疗性克隆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正在成为新世纪里生命科学新的热点,但是因为这种全能性细胞取自克隆人的早期胚胎、人工流产后的极早期胚胎和实施试管婴儿后残余的胚胎,这一技术也引起了伦理、法律上的争议:

    --“科研的不懈努力表明,这一技术利大于弊。”

    --“胚胎最多是一个生命学上的生命,还不是一个人,利用其进行科学研究,去挽救千百万受痛苦折磨的病人,体现了对人类的最高尊重。”……

    讨论还在继续。“生命伦理问题需要公众知情和参与。 ”杨焕明说,“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走上理性和规范化的轨道,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新华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