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神经衰弱
编号:34998
神经衰弱
http://www.100md.com 伽玛医生
     神经衰弱是以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症状表现

    神经衰弱主要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归纳如下:

    (一)精神易兴奋患者在工作学习或看电视听广播等活动时都可以引起许多杂乱的联想和回忆,病人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病人联想和回忆的内容都是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或使人烦恼的事件和境遇,病人深感苦恼。部分病人出现怕光、怕响声等感觉过敏。

    (二)精神易疲劳患者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用脑容易疲劳,思考问题困难,不能集中注意,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降低,即使充分休息亦不能消除疲劳。多数患者常伴有头昏、头胀、记忆差,常记不起刚才发生的事。
, 百拇医药
    (三)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易激惹。烦恼的内容包括过去经历的不愉快事件或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如住房拥挤、孩子的升学、婆媳关系不和等,自感痛苦,无法控制和解决。易激惹表现为容易生气和发怒,遇事容易激动,爱打抱不平,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事后又感到后悔;或容易伤感、落泪。部分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但一般都没有消极自杀意念或企图。

    (四)紧张性疼痛多伴由紧张情绪引起,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患者感到头顶重压感、头胀、头部紧束感,或颈部僵硬。部分患者还诉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五)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其次是多梦、易惊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或感到睡眠很浅,甚至感到整夜未眠。部分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或白天发困打瞌睡,夜间却兴奋不眠,表现为睡眠节律紊乱。有的患者缺乏睡眠感,表现为虽已入睡打鼾,但醒后否认已睡着。患者常为失眠而担心、苦恼。

    (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较常见的有头昏、心悸、心慌、气急、胸闷、腹胀、腹泻或便秘、尿频、月经不调、遗精、阳萎、早泄等。
, 百拇医药
    诊断

    本病患者以脑功能衰弱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且有易兴奋、易疲劳、情绪症状、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这5类症状中的任何三项;对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造成了不良影响;病程在3个月以上;排除了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便可诊断为神经衰弱。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一)躯体和脑器性疾病慢性感染、慢性中毒、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如肺结核、溃疡病、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等;脑动脉硬化、颅内感染、颅脑损伤后、颅内占位病变等都常见类似神经衰弱症状。如果神经衰弱症状发生于上述疾病之后,并发现有躯体或脑器质性病变证据,则应诊断为上述相应的躯体或脑器质性疾病。

    (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 http://www.100md.com     (三)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力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相应阳性体征,如忽视检查患者抑郁情绪往往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诊断神经衰弱时,必须排除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常萌生消极自杀的意念。患者的症状可呈现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波动,早醒是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抑郁症病程可有周期性缓解。若能深入检查则不难作出鉴别。

    (四)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五)慢性疲劳综合征这是一组新近提出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的综合病征。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疼痛、肌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胀痛、活动后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多或失眠)。体格检查发现有低热(37.6~38.6℃),非渗出性咽炎;及颈前、后部或咽峡部淋巴结增大、触痛。这类疾病认为可能是Epstin-Barr病毒感染或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由于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增大及触痛等客观体征,因而有助与神经衰弱鉴别。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

    一般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

    (一)心理治疗主要由医生向患者讲解有关神经衰弱的知识,让患者对本疾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认识自己起病的原因,减轻焦虑和烦恼,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防止疾病的波动。要求患者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巩固疗效。

    (二)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焦虑症状明显者,可用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阿普唑仑等,睡眠障碍严重者,可选用镇静催眠药,如硝基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或忆梦返,每晚睡前服,连用l~2周。这类药物不宜长时间使用,以免产生药物依赖。胰岛素低血糖治疗适用于衰弱症状、焦虑情绪、睡眠障碍以及消瘦者。

    (三)中药和针灸对改善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效。

    (四)物理疗法对头昏、头痛、失眠有效。用生物反馈疗法、平流电钙离子透入及电按摩疗法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