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41452
治病的药为什么损伤了肾
http://www.100md.com 伽玛医生
     近年来,肾病患者的医源性肾损伤比例有攀升的趋势。西药的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不必说,就是以毒副作用小为特色和优势的中药也出现了所谓"肾毒性"问题。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肾病学博士肖相如。

    已过不惑之年的肖相如,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199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此间还在原北京医科大学肾病研究中心研修西医肾病学半年。10年来,他致力于中医教学、中医治疗肾病研究及临床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他在中医辨证论治、辨证用药及防止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独特的师承和心得。

    严格把握适应证 肖相如博士指出,在肾病治疗中,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最为混乱,这是影响疗效、导致医源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学术界发现了肾脏病的免疫发病机理,因而提出了调节免疫的疗法。但是临床事实证明,免疫抑制剂在肾病的治疗中有严格的适应证。

    比如对临床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者和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型者,其疗效是肯定的,但对除此之外的肾病无肯定疗效。然而,临床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型的肾病,在所有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肾病不是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适应证。与这个结论相左的是,时下临床所见绝大多数肾病患者都有滥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经历。
, 百拇医药
    如何正确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并防止其滥用,肖相如有他的独特思路:配合中医辨证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可以提高疗效并减轻毒副作用的。比如一般西医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型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属于气虚或阳虚者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后往往疗效好,而属于湿热、热毒、阴虚者,往往容易出现毒副作用。

    使用中药一定要辨证 "中药西用"、脱离辨证是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关键,也是中药滥用的根源。肖相如举例说,有人根据中药黄芪有利尿作用,对实验性肾炎有修复作用以及对实验动物有免疫调节作用等实验结果,而认为黄芪对肾病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将其作为常规用药,遇到肾病就用黄芪。殊不知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及临床实践,肾病使用黄芪既有适应证,也有禁忌证;中医辨证属于脾气虚型肾病是适应证,而阴虚、湿热、热毒型肾病则是禁忌证。可悲的是,临床上对阴虚、湿热、热毒型肾病患者使用黄芪的情况很普遍,因而导致肾病加重、恶化的病例也很多。

    肖相如博士指出,除了黄芪,雷公藤、大黄、冬虫夏草等都有滥用倾向,仅他见到的这类被误治的肾病患者就很多。这实在不能说成是中药之过,而是"医生"之过。
, 百拇医药
    实验结果不等于临床效果 许多人往往忽略了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治疗之间的差异,甚至将实验结果视为临床肾病用药的主要依据。肖相如从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个问题。

    第一,动物模型与临床疾病相差甚远。比如慢性肾炎的动物模型与临床上的慢性肾炎,仅从病程上看就是无法比较的。从动物造模到治疗观察结束,尚在应激阶段,而临床诊断的慢性肾炎病程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其间的病理、生理变化异常复杂。所以许多实验证明有效的药物,临床使用后并无疗效。

    第二,病理模型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本质。肾病模型多为免疫性肾病模型,而临床实践证明,对免疫抑制剂疗效肯定的只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其他肾病则无肯定疗效。因此起码可以认为免疫发病机理不是所有肾病的惟一机理,而用单一的免疫性肾病模型是难以反映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

    第三,已往的中药科研主要是对单味药中某些成分的分析。比如许多研究都根据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展开并得出结论。可是,单体马兜铃酸、生药木通与含有木通的复方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中药的临床应用也不是单味中药,更不是单体,而必须强调辨证,强调根据组方理论配伍用药。有人提出"中药性肾病"的说法,似乎欠妥当,也欠科学,并容易误导病人和医生不敢使用中药治疗肾病。肖相如博士和他的同行查阅了一些所谓中药肾损伤的文献及病例,结果多是超剂量使用木通,从几十克到百余克,一般的肾病怎么能如此大剂量使用木通呢,实在是毫无根据、毫无道理。其实,中医用木通常规剂量是3至6克。肖相如博士据此认为,提高肾病科医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正确使用中药和西药的水平,是避免医源性肾损伤,提高肾病疗效的根本办法。

    摘自健康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