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信息
编号:5842
科学理解“药食同源”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0日
     我国的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理的说法,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历史长河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近年来在一些有关食品的说明、介绍、广告等宣传资料上,往往滥用“药食同源”这一概念作为食品促销的手段,使之带上浓厚的广告色彩,从此误导消费者。因此,我们必须对“药食同源”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人类是以各种动植物为食,从中摄入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生存。而中药药物,少数是矿物质,绝大部分也是动植物生物体。那么食物和药物是如何分化的呢?远古时代的先民,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他们品尝千千万万的动植物,发现大部分动植物可以饱腹,维持生命,且无“偏性”,即食用后机体无明显的生理变化,适宜长期食用。这部分动植物就被归入食物之列。同时,也发现有一部分动植物有“偏性”,食用后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变化,可能引起某些反应,甚至带有一定毒性,显然不适于日常食用。但在自觉不自觉的实践中,意外发现其对机体某些疾病、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和康复作用,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地球上动植物的品种十分丰富,其中有可以食用的,也有可以药用的,有的还未被人们认识,有待探索、试尝、选用,这一过程尚未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可以发现新的食品,新的药物。所以,从食物和药物这一点上看,它们是相同的,即“药食同源”。

    中药有性味的不同,要根据药性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理论,食物也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不同的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有辛甘苦咸酸五味的不同。在食用时,如果能依据食物的性味,因人因时选用,则对健康更为有利。药物要辨证施用,食物最好也能辨证施食,两者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食物的性味较为平和纯正,不同体质的人进食相同的食物,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而药物则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范围,其副作用较为明显,俗语说:“凡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最近,外国一些科学家提出根据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物更有利于健康。这个观点,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了,并总结出一套“食疗”理论。

    从宏观来看,中药和食物起源、性质有相同之处,但对人体的功能却是不一样的,说药食同源、同理,绝非指药食不分,药食的内涵和功能是不同的,必须严加区别。(肖祥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