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中药文库
编号:6509
胃镜像与中医宏观辨证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8日
     胃镜像是指在胃镜下所见的影像,它不但包括现代医学某些病的胃粘膜表象,更包括能表现中医学特有的虚寒、痰湿、血瘀、内痈、阴虚、内热等微观辨证依据。胃镜像延伸了传统中医四诊中望诊的深度和范围,胃镜像与中医宏观辨证的结合,使中医临床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克服了宏观辨证的不足,同时又得出了不同于西医某病诊断和高于传统中医的辨证结果,融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为一体。使“继承”和“发扬”在辨证论治中成其一统,是为中医现代化的必然和可行之路。

    传统中医在脾胃病的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传统的中医宏观辨证也有其明显的缺欠和不足。比如,以症为主的四诊和参其主观的东西难以避免,相对客观的脉诊和舌诊所能提供的客观参考及依据又很不足,因而,增加了临床辨证诊断的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胃痛”辨证论治体系也不能完全适应和解释现代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治疗需要。显然,梅核气、肝郁痰核的认识就不如“胃咽相关综合征”来的全面、直观和一目了然。

    胃镜像与中医宏观辨证的结合,就是在胃镜下延伸中医望诊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客观化成分,进而将胃镜像望诊的结果融入中医宏观辨证体系之中,从而提高疗效。
, http://www.100md.com
    首先,中医宏观辨证参入胃镜像的望诊内容,有利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胃镜是现代医学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在胃镜下由专业医生根据胃镜像做出西医学认定的疾病诊断,如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传统中医则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的原因,四诊和参,审因论治,重在辨证,如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等。显然,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之间是有区别的,一个中医的“证”可以在西医的多个病中见到,比如脾胃虚寒证可以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以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一个西医的“病”中也可见到数个中医的“证”并存,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可同时见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阴虚、血瘀、肝郁气滞等。问题在于,现代中医临床如何能够找到一个途径,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这二个从不同角度认识人体疾病存在的方法融合在一起,使整体与具体结合,让宏观向微观靠拢,使中医和西医都有共同的语言,也使现代中医临床达到不但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的境界,这就必须注重胃镜像与中医宏观辨证方法的结合。一方面胃镜“病”的诊断界定并缩小了中医辨证的靶点和范围,另一方面,胃镜像为宏观辨证之“证”的确定增加了客观指征,有利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百拇医药
    其次,胃镜像中医宏观辨证的结合有利于探讨“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显而易见,中医学发展到今天,不能总是满足于“胃痛”这样的诊断水平,而要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的某“病”中去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性,以提高疗效。

    以十二指肠溃疡的胃镜像为例,典型活动期溃疡可见溃疡局部红赤充血,表面见有黄色腻苔膜,结合中医四诊,可以“内痈血瘀”立论,重用清热解毒法,疗效满意。

    第三,个人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研究的最高层次,在临床治疗中,无论是中医宏观辨证还是胃镜像下的粘膜病变状态,都多见于综合、交叉、重叠的变化,绝少整齐单一。明了胃镜像下的这种变数对于攻克难治性胃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有一胃镜像见到胃窦部粘膜糜烂,部分胃粘膜萎缩,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水肿、狭窄,患者表现为胃胀饱,不欲饮食,食入则胀饱尤甚,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无力,治疗以健脾益气法为主,交替加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之品,开始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因为医者已经明了胃镜像的复杂情况,通过给患者讲解取得治疗上的配合,最后终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中医宏观辨证参入胃镜像,延伸了中医四诊的深度和范围,为中医辨证提供了有力的客观化指标,对于克服传统中医辨证的不足,对于促进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之结合,对于提高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提高个体化复杂疑难病案的治疗效果,对于创建现代化中医临床学,无疑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鞠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