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精神科
编号:68075
21世纪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展望--访北京大学王晓民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13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不久前,在北京神经科学学会新世纪首次学术年会上,记者就21世纪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王晓民教授进行了专访。

    今后脑研究的内容

    王教授认为,脑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阐明神经系统如何控制机体的各种行为。因此,今后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了解脑、保护脑和开发脑”三个层次。

    所谓了解脑,是从分子、细胞、网络、神经回路和全脑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对神经系统疾患的病因、发病机制的更明确描述,以防治由于精神紧张、焦虑、应激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等身心疾病,以及颅脑和脊柱外伤、老年退变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则是刻不容缓的保护脑研究的课题;开发脑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发挥人脑的潜力,增强智能,模拟脑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新型智能电脑。
, 百拇医药
    去年4月,在以“脑十年”间的科研进步为主题的“华盛顿年会”上,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报告了帕金森病、卒中、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艾滋病引起的记忆力丧失等疾病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的新发现是:遗传和营养因素对健康与病变大脑的影响;MRI等技术对各种不同传导通路的揭示;发现了许多指导神经系统发育的因子,专家可据此理解部分儿童神经疾病,设计出使病变的脑和脊髓恢复功能的新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复杂性主要由基因组决定,但亦受到个人学习经历的影响,具有可塑性。脑内不同的传导系统可产生不同的功能,脑内也没有一个中枢可产生所有的情感。从而使学习中记忆的机制得到初步揭示。此外,学者们还识别出几种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的关键基因。

    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

    谈及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王晓民表示不外乎有两个方面,即:分化与整合(或称微观与宏观)。一方面,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的崛起,人们对神经活动本质的研究正迅速深化还原到细胞和分子事件,从而促使神经科学发生革命性变化。比如,通过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染色技术,在单个神经元上把功能与结构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对神经元之间联系模式的了解。又如,新的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位技术)和重组DNA技术的应用,会使人们对神经信号发生、传递的基本单元——离子通道的结构、功能特性及其运转方式的认识完全改观。另一方面,许多有远见的专家越来越强调用整合的观点来研究脑。因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细胞活动整合实现的,而且神经活动是多侧面的。同时,神经系统的活动,不论是感觉、运动,还是包括学习、记忆、情绪在内的脑的高级功能,都有整体表现。对于其基础和机制的分析,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各种层次。
, 百拇医药
    21世纪前期神经科学的轮廓

    根据该发展趋势,王晓民教授为读者勾画了21世纪前期神经科学的大致轮廓:

    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方面,人们将不断揭示新的神经调制方式,对神经系统控制其自身特性方式的多样性形成更完整的认识,此类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取得平衡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这种平衡正是保障脑和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一旦对此有了详解并对失衡的影响作出更细致的分析,就可以采用新的手段增补或减少递质,控制其效应。而这种平衡的重建,意味着为癫痫、帕金森病、舞蹈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对神经递质受体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克隆受体基因并决定其分子结构,为设计更良好的药物提供可能。通过药物与受体位点结合效力的测试,决定改变药物结构以增强对特定受体的作用,还可能开发出一批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秀药物。

, 百拇医药     在神经系统疾患的诊疗方面,迄今为止有若干影响脑发育、导致进行性脑变性的缺损基因已被定位或鉴定,但数量不过是组成人类基因组中的百分之几,因此,这方面的进展还会加快。同时,运用基因定位技术,可能追踪到DNA的某种标志,利用它可在症状出现前发现遗传性疾病。一个合理的估计是,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将能预测大部分遗传疾病或确定缺损基因,产前诊断和遗传筛选程序将大大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缺损基因的鉴定可加快病症机制的探索,使防止或阻遏病理性变化的疗法问世。

    此外,对神经性和通讯性(言语和听觉性)疾患也将更早地作出精确诊断;新外科手术和助听、助视、人工肢体等神经性修复术的发展,会进一步减轻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后果;对包括HIV在内的病毒引起的神经系损伤办法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和干细胞研究与脑移植、遗传工程的结合,不仅使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前景广阔,还将使大量因事故、卒中及各种神经系统疾患所致脑损伤得到修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