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69849
数字化医疗:离我们还有多远?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29日 科学时报
     作为高技术及其产业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正日益渗透进传统技术中,并催生出新的高科技产业门类。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医学领域,也随之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数字化医疗设备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大大丰富了医生们的诊疗手段的同时,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医疗时代,一些医院进而提出了“数字化医疗”的概念,其目的无疑是想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东风,将其充分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然而,尽管“数字化医疗”这一概念早已提出,但给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们甚至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除了数字化医疗的系统供应商在此志不渝地做着积极的推广工作外,其真正的实施主体——全国各大医院却并没有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我们不禁想知道,“数字化医疗”为何难以实现?阻碍其发展的瓶颈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来到西苑医院,采访了中国医疗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桂福如和该院计算机中心主任竺天舒。

    记者:从最初一维信息的可视化到目前常用的CT、MRI、彩超等二维信息,进而到三维可视化,甚至到目前已经能够实现的四维信息,数字化医疗设备在极大地丰富了医生们的诊疗手段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诊疗的准确性。那么数字化医疗设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 http://www.100md.com
    桂福如:数字化医疗设备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候,它庞大的体积就注定了它不可能运用到医疗设备上来。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那些功能强大的微型芯片和医疗设备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才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数字化医疗设备。事实上,医疗设备在硬件上早已具备了数字化的要求,再加上现在的软件业迅猛发展,我们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诊断准确性,这便是现代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比如现在的数字胃肠机或是数字血管造影,这种机器可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三维图形、数字跟踪等,如果医疗设备没有引进计算机技术,根本无法实现目前所能保证的诊断准确性。可以这样说,计算机技术给医疗器械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甚至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再比如说超声,早期超声用的是模拟电路和机电探头,只有几十个通道,图像的分辨率很差,很难看出一些微小的病变。而现在全数字化的彩色超声多普勒最多的数字通道已经达到一千以上,这样的话,一些很小的病灶都能较早地发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也因此而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水平。

    记者:“数字化医疗”这个概念当时在提出时好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日前东北大学刘积仁博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概括说,数字化医疗是基于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技术和知识工程,面向社会的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的系统。它充分把IT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其核心则围绕客户(每一个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健资源和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如医院、专家、远程服务、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药品供应厂商、数字医疗设备供应商等连接在一起,整合为一个系统,以提高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那么你们是如何理解“数字化医疗”这一概念的?
, 百拇医药
    竺天舒: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数字化医疗设备绝不仅仅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组合,要实现数字化医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数字化医疗设备,包括各类医学影像设备、常规检查设备等;其次是医院内部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局域网形成一个以医疗信息为中心的医生工作站,实现医疗信息的资源共享;三是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应用远程通信技术来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和医疗服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数字化医疗”基本上只是实现了第一个条件,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医院内部的网络化管理。我们国家医院的网络化最初都是从财务核算开始的,目前正在向以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医生工作站转移。建成了这样的系统后,我们可以在任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看到某个患者做过的各种检查,得到有关这个患者的各种医疗信息,这是一个方向。而且,我们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全国各大医院的医疗信息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系统,实现一个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到那个时候,根据患者的社会保险或医疗保险号,医生可以很快获知其所有的医疗保健信息,如病史、过敏史、拍摄过的医学影像、做过的生化分析检查等,使就诊者避免重复检查,提高了诊疗效率。但是,目前的网速极大地制约了这个想法的实现。众所周知,医学图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实现高分辨率,需要一个高速的互联网,而目前的网速根本无法实现。
, 百拇医药
    记者:如此看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短期之内数字化医疗在我国还难以实现,你们觉得这里面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

    桂福如:在我看来,数字化医疗是个大工程,不能一哄而上,国家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些指导政策,制定一个总的思路来规范和管理它,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做好标准化工作。现在可以说全国大小医院都要搞数字化医疗,可是却没有一个标准,各做各的,这让我们很担心花完钱后能不能在全国形成一个气候。欠缺标准化工作的后果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到以后真的要在全国形成合力的时候就会发现了。比如北京市从去年开始计划实施的医保工作,原本计划在今年1月正式启动,可是到3月都没有完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各个医院的模式格式不一样。一方面是医保的势在必行,一方面却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数字化管理的理想模式行不通,结果到最后是通过发单机板,先各个医院分开做,最后再通过人工录入,也就是从计算机处理又回到人工处理上来,从先进又变成了落后,这就是前期标准化工作没做好的后遗症。因为数字化医疗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的目的是要最后实现全国的资源共享,如果现在的标准化工作没有做好,各自接受不了对方的信息,“数字化医疗”最终将重蹈医保工作的覆辙。现在的软件开发商都看准了医疗这个口,都说自己的产品最好,如果这个时候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医院用不同的软件,到最后只会是一团糟。
, 百拇医药
    竺天舒:标准化问题当然很重要,除此之外,人力的制约也是很大的。比如说要购进一台比较昂贵的设备,即使是条件不太好的医院,在这些硬件设施上也会舍得花钱。但数字化医疗设备和传统的医疗设备不一样,比如以前的核磁、CT,只要培训好两个核心的操作人员就行了,但数字化医院的要求就非常高了,要求几乎全院的职工都要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中医,权威的中医学家一般都是老者,让他们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困难。

    记者:按东北大学刘积仁博士的观点来看,除了有数字化医疗设备和医院内部的局域网之外,数字化医疗的第三步将是远程医疗的实现,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桂福如: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些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的网站,但是目前所进行的远程医疗一般都是大城市之间的。而我国的大城市一般的医疗水平都较高,这种远程医疗的作用有多大?在我看来,远程医疗应该主要针对我们国家的边远山区,那些医疗条件差、诊疗水平低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是我们目前所进行的远程医疗的对象吗?不是。所以说,我们国家现在只能说具备了大城市间进行远程医疗的技术,其实用性还很难说。而真正实现数字化医疗,不仅仅需要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带宽的扩展,更大程度还要依靠整个国力和国民素质的同步提高。到那时,整个社会的医疗保健体系会随之进一步完善,医生和社会资源充分共享,人们将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