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71811
温补脾肾治促脉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1月30日 妇女健康之友
     中医脉诊学谓:“数时一止,其名曰促。缓时一止,名为结代。”指的是脉搏在一分钟内90次以上见有歇止之象为促脉,短促的意思。脉搏在一分钟内80次以下出现歇止之象为结代脉,不流利的意思。

    临证辨治,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就有“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炙甘草、地黄、麦门冬、阿胶、火麻仁、人参、桂枝、生姜、大枣、酒)主之。”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易名复脉汤。至清代吴鞠通沿袭叶天士用复脉汤的经验,在《温病条辨》一书中记载了加减复脉汤(即由炙甘草汤中减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酒)用治温热病心悸、脉促之证。

    炙甘草汤的用药,具有温心阳、补心阴、益心气、补心血四大方法。加减复脉汤则以滋阴养血为主。治促脉用温补之法前所未闻。近遇两例心脏病见促脉伴久泻脾肾阳虚证,采用温补脾肾法治之,久泻止而促脉消失,竟收异病同治之功。

    病例一:林××,女,44岁。初诊(1996年1月8日)主诉:胸闷、早搏、久泻多年。病史:心脏病30年,高血压十余年,经常泄泻多年。面(白光),形瘦,疲倦乏力。近一年常胸闷心慌,时有早搏,临经尤甚。月经正常。头晕、腰酸。入冬以来手足凉,脘腹冷痛,喜温按,多气鸣音,大便溏薄。纳寐可,性欲淡漠。测血压20/12千帕(150/90毫米汞柱)。脉数(100次/分),偶有促象(3~5次/分)。舌苔薄白。
, 百拇医药
    辨证:脾肾阳虚,心脉不利。

    治则:温脾肾,利心脉。

    处方:桂枝、附片、白术、川朴、杞子、煅龙骨、肉豆蔻、怀牛膝各10克,补骨脂、胡芦巴各15克,干姜、吴茱萸、青皮、陈皮、炙甘草各6克,5剂。

    二诊(1月18日):脘腹冷痛消失,大便成形。下午头晕,动则心慌。血压17.3/10.7千帕(130/80毫米汞柱)。脉仍数(100次/分),促象减少(2~3次/分)。药证合拍,守方加味。

    上方加党参、苍术各15克,黄芪、黄精、菟丝子、大枣各20克,五味子6克,艾叶3克,炙甘草改为10克,7剂。

    三诊(1月31日):早搏消失,这次经期亦未见早搏。血压14.7/8千帕(110/60毫米汞柱)。前天稍多食,脘腹胀,脉仍数(100次/分)。舌苔薄白腻。守上方加白豆蔻5克(打后入),7剂。
, 百拇医药
    四诊(2月9日):春节前后,守上方连服2周,诸症平稳。前天半夜忽又心慌,胸闷出汗,今晨大便溏薄,便后脘腹顿感舒服。此乃脾肾阳气刚复,犹需慎于饮食。仍予前方再服7剂。

    按:传统认为数脉为热证。该患者虽然脉数而有促止之象,但伴有脘腹冷痛喜温按,大便溏薄,性欲淡漠,显系脾肾阳虚之征。采用了桂附理中、四神等方综合加减竟一诊知,三诊已,收效可谓速矣。不但痛除泻止,早搏消失,而且血压亦随之降至正常,其功绝非偶然。

    病例二:杨××,女,39岁。初诊(1996年1月2日)主诉:心慌早搏半年,久泻不已1年余。病史:1994年5月阑尾手术后经常大便溏薄,形瘦乏力,面色苍白,食则胀满。1995年10月起胸闷、心慌,时有早搏。每次月经提早1周,腰酸。近2周又加感冒,咳嗽,唾白沫痰,咳则心动尤速120次/分,脉数。舌苔腻。

    辨证:胸痹湿阻又兼新感。
, http://www.100md.com
    治则:宽胸化湿,佐以宣散。

    处方:桂枝、薤白、杏仁、厚朴、苏梗、藿梗、当归、白芥子、苦参各10克,苍术、白术、炒蒌皮、炒枳壳各15克,炒薏苡仁30克,陈皮6克,白蔻仁、砂仁(二仁打粉后入)、桔梗、生甘草各3克,7剂。

    二诊(1月6日):投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三仁,平胃宽胸化湿之剂,胸闷稍舒,舌苔已化,脉数虽有减少(100次/分),但有促象。大便溏薄日1~2次。新感已解,当着重于温养心脾肾。

    桂枝、薤白、附片、炙甘草、五味子、肉豆蔻各10克,党参、苍术、白术、枳壳、补骨脂、胡芦巴、菟丝子各15克,黄芪30克,干姜、吴茱萸各6克,4剂。

    三诊(1月10日):左胸膺痛,左臂无力,手少阴心经牵引不适。月经昨天来,提早8天,脐部隐痛。脉数(96次/分),频促(8~10次/分),大便软溏。久病体虚,难求速效。应守方缓调。上方去苍术,干姜改为炮姜,加黄精30克、熟地黄12克、仙鹤草20克,5剂。
, http://www.100md.com
    四诊(1月15日):左胸膺痛减轻,左手臂仍牵引痛、乏力,大便仍软溏。脉数(96次/分),促象消失。月经已净3天。守上方去熟地黄,加巴戟、山茱萸、苍术各15克,炒扁豆、炒薏苡仁、大枣各20克,5剂。

    五诊(1月27日):左胸膺已不痛但有压闷感,左手臂已有力。大便已实,2天未行。脉数(90次/分),无促象。舌苔薄。胃纳佳。原方再服10剂。

    六诊(2月10日):月经3日来,提早6天。前天吃松子后,胃中不舒,大便又软,脉舌如上。近2天又加感冒,左鼻塞流清涕,左胸闷不能侧卧,左手臂不能用力。守上方加荆芥、防风、大枣各10克,生姜5片,7剂。

    七诊(2月17日):感冒已瘥,左手微麻能用力,大便软,脉象转缓(84次/分)。仍守前方(1月27日方)续服2周以求巩固。

    按:久泻多脾虚,新感兼湿阻、心阳不振故胸痹,经早腰酸为肾虚。初诊先用宽胸宣散化湿法以祛新感外邪,继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温补心脾肾以扶正治本。服药2周促象消失,调治月余,数脉转缓乃心力恢复之征。大便结实为肝肾阳气旺盛之效。, 百拇医药(江克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脾-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