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中药偏方验方?
编号:72015
漫谈“十枣汤”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2月21日 妇女健康之友
     十枣汤出自《伤寒论》,并见于《金匮要略》,是一首攻逐水饮的名方。“饮”是指停聚在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稀薄的液体。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流布全身,以发挥其营养机体的作用,称之为“津液”。倘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不得正常输布转化,停聚在某一部位,便形成了“饮”。饮与痰、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变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如积水成饮,饮可转化为痰等,因而又常将饮称之为“痰饮”或“水饮”。痰饮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痰饮是各种不同名称之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则是指诸饮中的一个类型。

    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则名称不同,症状表现亦异。如水饮停于肠胃称为“痰饮”(狭义),留于胁肋称为悬饮,溢于四肢肌肤称为溢饮,犯于胸肺称为支饮等。

    十枣汤所针对的主要是悬饮。如《金匮要略》说:“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悬饮的主要表现是:胁下胀痛,每当咳嗽、转侧、呼吸时疼痛即加重,甚至影响呼吸,出现呼吸短促的症状。此外还可能见有头痛、目眩、干呕、胸背掣痛等症。胁痛、气短是主要症状,病机是饮停胁肋,气机受阻,肺气不降之故。头痛、干呕,则是水饮上犯,使得清阳受扰,胃气不降所致。临床也往往伴有低热的表现。如果水饮停聚于胸腹,表现为周身浮肿,肚腹膨大、喘满,二便不利,但体质尚属壮实者(主要指腹水而兼胸水),也可应用十枣汤攻逐水饮。

    十枣汤用甘遂、芫花、大戟三药各等量为末,以大枣十枚煎汤送服。以上三味药都是逐水涤饮的主要药,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大戟善泄脏腑之水,芫花善消胸胁之饮,三药各有专司,合而用之,逐水荡饮、除积消肿之力甚为峻猛,因而必须用大枣煎汤送服药末,以起到健脾和胃,减轻药毒,扶正祛邪的作用。方名十枣汤,顾名思义,大枣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要药。

    至于服用的剂量和方法,据《伤寒论》十枣汤方后说:“强人服一钱匕,羸者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得快利后,糜粥自养。”这些经验之谈,不可忽视。一钱匕,约合现在的15克,但体质差的应减半。“平旦”指凌晨而言,说明此药须在早晨空腹服用,服后须泻下通利,使水饮泄去,否则,次日应再服。泻下后即需服粥,以养胃气。也可以在服药前先服十枣汤一半,然后再用另半十枣汤送药末,以减轻过于猛烈的泻下作用。若药后腹泻不止,可进服冷开水或冷粥,泄泻自止。

    十枣汤具有泻下利尿作用。目前临床上用本方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能使积液大量消退。对肝硬化、血吸虫病、慢性肾炎引起的胸水、腹水以及全身水肿都有较好的疗效。但体质虚弱者须慎用,或与健脾补益之剂交替服,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据报道,十枣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均有一定疗效。

    歌诀:十枣遂戟与芫花,攻逐水饮效堪夸。, 百拇医药(哈小博肖娴)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