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72776
癫狂症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10日 千龙网
     癫狂病名出自《内经》。书中对于本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如《灵枢·癫狂》篇载:“癫狂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昌,日夜不休”,对癫狂的症状进行了描述。

    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脉解篇》又说:“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指出了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可以致病。《灵枢·癫狂》篇又有“得之忧饥”、“得之人恐”、“得之有所大喜”等记载。明确指出情志因素亦可导致癫狂的发生。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篇》说:”“帝曰:有病怒狂者,其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至《难经》则明确提出癫与狂的鉴别要点,如《二十难》记有“重阳者狂,重阴者廓”,而《五十九难》对癫狂则从症状表现上加以区别,其曰:“还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
, http://www.100md.com
    “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对二者的鉴别可谓要言不烦。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

    “邪哭(作“入”解)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对本病的病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因心虚而血气少,邪乘于阴则为癫,邪乘于阳则为狂。

    金元时代对癫狂的病因学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说:“经注日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然喜为心志,故心热甚则多喜而为癫;怒为肝志,火克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实则多怒而为狂,况五志所发,皆为热,故狂者五志间发。”《丹溪心法·癫狂篇》说:“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的发病与“痰”有关的理论。《丹溪心法》也载有精神治疗的方法。
, 百拇医药
    明清两代,也有不少医家对此有所研究。如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五》记有:“狂之为病少卧,少卧则卫独行,阳不行阴,放阳盛阴虚,令昏其神。得睡则卫得入于阴,而阴得卫填,不虚,阳无卫助,不盛,故阴阳均平而愈矣。”对《内经》狂病由阴阳失调而成的理论有所发挥。再如李延、张景岳对癫狂二证的区别,分辨甚详。《医学入门·癫狂》说:“癫者异常也,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则僵卧直视,心常不乐。”“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甚则弃衣而走,逾垣上屋,被头大叫,不避水火,且好杀人。”《景岳全书,癫狂痴呆》说:“狂病常醒,多怒而暴;癫病常昏。多倦而静。由此观之,则其阴阳寒热,自有冰炭之异。”陈士铎则将本病概括为狂病、癫病、花痴、呆病四类,而对呆病记述甚详。治疗方面,这一时期的医家多主张治癫宜解郁化痰、宁心安神为主;治狂则先夺其食,或降其火,或下其痰,药用重剂,不可畏首畏尾。至清代王清任又提出了血瘀可导致癫狂的论点,并认识到本病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谓:“癫狂一症……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对后世影响颇大。

    近年来,国内不少单位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癫狂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也日益重视。目前,对血瘀与癫狂发病的关系研究较多,活血化痰方药的运用也日益广泛。至于“火”与癫狂发病的关系,更为许多医生所重视,清热泻火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兴奋躁动的病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