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伤寒专题文集
编号:77809
中医临床基础学的多学科渗透与交叉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尽管《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然中医临床基础学作为一门刚刚界定的新兴学科,其内涵与外延尚未完全确立。因之,此时讨论多学科渗透与交叉问题,条件并不成熟。在此,笔者仅以抛砖引玉之心态,简要陈述一些肤浅的看法。

    所谓多学科渗透与交叉,此处意指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临床基础学科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众所周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竹头木屑,曾利兵家。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是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同时促进其它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今世界整个科学体系正处于高度分化而又高度整合的发展趋势之中,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顺应科学发展潮流,就更具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现行的定义,中医临床基础学是由原《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门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学科组成。这原有的三门学科,既有其共性,亦各具特色。因此,多学科渗透与交叉,就中医临床基础学而言,首先是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渗透与互补。
, http://www.100md.com
    在三门分支学科中,《伤寒论》与温病学之共性在于,二者皆论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方法;而其特色在于,伤寒以外感风寒类疾病的辨治为主要研究对象,温病学则以外感温邪类疾病的辨治为其基本研究对象。在辨证体系方面,虽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之不同,然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至虚之基本规律,则是三大辨证体系皆予遵循的基本原则。正是缘于这一共性,不少医家主张寒温合流,力求将三大辨证体系融为一炉,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创建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论,这种设想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和相当的可行性。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表明研究者们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大抵可作如下两方面之考虑:

    1.学科特点的内部规定性:观温病学之发生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在温病学科萌芽和发展之初,医家皆以发展伤寒学为宗旨,而并非刻意创立新学科,即所谓本意在于“羽翼伤寒”,而不求标新立异。然而,正由于其内在之固有特点,决定了温病学科之必然走向,终至脱却伤寒,另立新说,发展成为与伤寒学并驾齐驱之新兴学科,进而构建了目前较为完整的中医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由上述可知,任何一门学科,必须遵循其自身之发生发展规律,即其固有特点必然决定其发生和发展过程,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尽管目前学科的发展趋势正逐步走向整合,然前期努力并未收到明显成效的结果表明,二者整合的时机并未完全成熟。当此之际,强求在短期内统一伤寒与温病两个学科,似有拔苗助长之弊。故而为今之计,应在正确认识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伤寒与温病学科各自辨证论治体系特色的理解,深入开展比较研究,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取其互补之优势,顺应学科发展之自然规律,稳步促进学科的整合发展进程。
, 百拇医药
    2.社会文化的外部制约性:科学的发生发展,除受其内部规律的制约外,同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对学科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就中医学而言,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趋于完善的同时,学科由开放型逐渐转向封闭型,进而呈一种超稳态势。而这种态势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固有的文化特点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百家争鸣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由此却导致一定时期内学科体系之间的相互封闭。换言之,学派之争鸣,既是促进学科自身发展的必要方式,亦是学科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而发展与封闭与否,则决定于整个社会历史文化进程。因此,分化与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争鸣是分化之重要途径,封闭是分化之极限形式,而融合则是封闭之必然趋势。如此循环往复,促进科学文化螺旋式上升发展。

    据此而论,目前中医体系的超稳态势,实际是一种学科封闭的体现形式,是中国社会文化固有特点对其实施影响的必然结果。这种态势与当今科学发展潮流极不适应,因而受到强烈冲击,进而促使中医学科走上重新整合的必由之路。
, 百拇医药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整个科学体系走向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之路,尚仅仅处于起步时期。在这由分化封闭走上重新开放整合的转折阶段,原有的封闭排异性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正是由于这种封闭排异惯性与开放整合趋势的剧烈冲突,决定了学科重新整合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因此,尽管伤寒与温病学科的融合,是新时期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决非一蹴而就之事。

    上论伤寒与温病之关系,此论伤寒、温病与金匮之关系,实际是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因疾病性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不同,决定了两大辨证论治体系必然相互独立。然而,无论外感内伤,疾病皆是因内外环境致病因素的作用,出现人体阴阳气血物质的损伤、机能的紊乱,这是两大辨治体系得以求同存异的客观基础。再则,整体观念及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指导原则,是二者共同的认识论基础。正缘于此,二者方有求同存异、相互补充的可能性。

    知其同,晓其异,是二者相互补充的必要条件。其中,深入分析其特殊性,是促进二者取长补短的先决条件。为此,至少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 百拇医药
    1.疾病的特异性:外感热病最基本的特点在于,疾病的发生决定于外邪;而内伤杂病的特点则在于,疾病源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或损伤。诚然,外邪也必须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方能使疾病发生。然而,这种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或损伤,每视外邪之性质和强度而定,即外感热病的性质及其发生取决于外邪,多具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多端的病理特点。而内伤杂病,多由其它致病因素逐渐导致人体机能的紊乱和气血的损伤,常表现为发病缓慢、病程缠绵、变化较少的病理特征。

    2.辨治的特殊性:正是由于疾病的特异性,决定了二者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手段的不同。简言之,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注重病因辨证,治疗首重祛邪,借祛邪以达到调节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目的。而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则注重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治疗首重扶正,藉扶正以祛除各种致病因素。此之所言扶正,并非单纯补益之义,乃通过各种手段调节、恢复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之意。前者重因,后者重果,然其根本则一。

    以上仅就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内部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有关问题,谈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而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并非局限于此。就中医体系而言,则应包括与中医基础学科群和中医临床学科群的相互渗透;就医学体系而论,亦应包括与现代医学体系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推而广之,则全面汲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先进成果,尽属多学科交叉渗透之范畴。限于水平及篇幅,笔者在此仅就中医体系范围内多学科渗透整合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地位及作用作一初步展望。
, http://www.100md.com
    无庸讳言,中医临床基础学的确立,实际是决策者欲构建相对完善的中医体系良好愿望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在这相对完善的中医体系中,应当包括基础理论学科、临床基础学科和临床应用学科三大类群。由此不难看出,临床基础学科实是沟通基础理论学科和临床应用学科的纽带和桥梁。

    按照这一体系构想,基础理论学科群应当包括生理、病理、方剂、药物、医学史等学科,临床应用学科群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学科。至于临床基础学科群,目前界定包括有伤寒、金匮和温病三个分支学科,但其内涵与外延尚待确定。

    就笔者的认识而言,无论以何仲形式表述,基础理论学科群的任务,是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这一基本目的,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临床应用学科群,是具体运用基础理论学科群提供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最终完成防治疾病的基本任务。至于临床基础学科,则是沟通、连接基础理论学科群和临床应用学科群的桥梁和纽带。以理论指导实践,据临床发展理论,是临床基础学科基本任务的两个侧面。
, 百拇医药
    根据以上定位及定性表述,尽管伤寒、金匮和温病学这三个分支学科,具备临床基础学科的大部分特性,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临床基础学之外延即可准确界定于此。众所周知,理法方药一体化辩证论治模式是三个分支学科的重要特色,而按新体系之构想,则方剂与药物之认识与研究任务,在临床基础学科内应降至从属地位,而转由基础理论学科群之药物学、方剂学承担。临床基础学科的研究重心,则相应转向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一般规律、思路、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为临床应用学科提供具体的理论运用规律和思维方法指导。即从方法学和认识论方面具体指导临床实践,是其显著之特点。

    如此而论,临床基础学科群应由诊法学、辨证学和治法学三个基本分支构成。所谓诊法学,即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具体研究认知疾病现象的方法、手段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以中医四诊为其基本内容,并随多学科(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而不断得以扩展。所谓辨证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全面认知疾病现象的基础上,具体研究认知疾病本质的方法、思路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外感疾病辨证和内伤杂病辨证为其两大基本体系。所谓治法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深刻认知疾病本质的基础上,具体研究防治疾病的方法、手段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三者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存,而尤以辨证学承上启下,在临床基础学科群内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其外感疾病辨证体系,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内伤杂病辨证体系,则包括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两大体系各有侧重,然彼此互补,而以八纲辨证为其共同之指导原则,并共同遵循辨病性、辨病位、辨病势、辨标本等辨证规律。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群提供的一般性理论原则和方法,是临床基础学科群得以存在的基础。在其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临床基础学科之首要任务是全面认知疾病现象,进而认知疾病的本质,并据此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体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换言之,从某种角度来看,临床基础学科是基础学科理论的具体表述,而临床应用学科则是临床基础学科理论的实践途径,三大学科群共同构成由抽象到具体的全过程。, http://www.100md.com(万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