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伤寒史学研究
编号:77832
第四节 伤寒学术发展历史分期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考诸文献,对伤寒之研究,可上溯至《内经》。而东汉《伤寒杂病论》之问世,则标志着伤寒学说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自此以降,尤自唐宋始,有关伤寒学之研究,其势若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其研究成果之丰富,实非其他学科所能比肩,对中医学体系之影响,极为重大而深远。面对长达两千年的伤寒学术发展历程,如何客观地认识其内在规律,是史学研究者面临的基本问题。而正确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则是认识其规律的基本环节。

    在建国后编撰的各版《伤寒论》教材的绪论部分中,编著者均对伤寒学术的发展过程作了简略的介绍。然首次对其明确划分历史阶段并阐述其历史特征者,则是本课题研究成员及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叶发正研究员。叶氏在其《伤寒学术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中,将伤寒学术发展过程分为七个阶段,现简要摘介如次。

    1·伤寒学形成的前奏曲(汉以前):认为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即有伤寒之类疾病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对伤寒的基本认识,是伤寒学体系形成之前奏。
, 百拇医药
    2·伤寒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东汉末—西晋):此期是伤寒学体系的形成阶段,表现为两大伤寒学体系的建立:华陀伤寒学与仲景伤寒学双峰并峙。

    3·伤寒学的多极化发展时期(东晋南北朝—唐):此期仲景伤寒学虽有一定影响,然并未形成统治地位,因之在伤寒学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诸说并存的局面。

    4·伤寒学的兴盛时期(宋、元):优胜劣汰规律决定了晋唐诸家伤寒学说必然无力掩益仲景伤寒学的光辉。此期仲景学说脱颖而出,奠定其在伤寒学领域的统治地位,伤寒学研究由此呈现出全面兴旺的气象。

    5·伤寒学流派形成和发展时期(明、清):此期伤寒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在于此领域研究由探讨伤寒病发展到探讨《伤寒》书、由探讨外感病的辨证发展到内伤的辨证,即由对伤寒的辨证渐及对杂病的辨证。其表现特点在于共奉仲景《伤寒论》原著为经典、伤寒学领域百花齐放、再度争鸣局面、以及师承各别、观点自异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 百拇医药
    6·伤寒学中西汇通时期(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科学和西方医学的传入,直接导致中西合释《伤寒论》潮流的兴起。对于伤寒学而言,中西汇通是民国期间的主流。

    7·伤寒学的繁荣和创新时期(建国后):建国后随着中医政策的落实,伤寒学研究进入繁荣和创新时期,其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质量均显著高于历代任何一个时期。

    观古今医学史著,其分期方法,大要有四:①历史断代分期法;②社会经济性质分期法;③ 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分篇与社会经济性质分章之综合分期法;④据医史专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分期法。无庸置疑,学术研究必然受社会经济及时代之影响,但“问题在于,社会现象,除了这个共同点之外,还有自己的专门特点,使社会现象相互区别,而这些专门特点对于科学最为重要。”[1]因此,本课题研究成员在同期发表文章(《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 期),赞同何爱华氏之观点:中国医学和中国医学史本身所固有的专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其历史分期的首要理论原则[2]。笔者认为:伤寒学术发展史应以伤寒学所固有的专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其分期的首要原则。反之,必然会割裂其发展过程的延续性,无法揭示其继承与发展的内在关系。而能够体现阶段性特点之标志性事件,则是其分期的重要依据。根据上述分期原则,将伤寒学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 百拇医药
    1·伤寒学说形成时期(先秦~公元219年)

    伤寒一词,见于《内经》,而对伤寒之研究,早于《内经》者,间或有之,然于文献不可考。《内经》一书,著于先秦至东汉年间,故伤寒之研究,暂可确定始于先秦,殆无疑辞。至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之问世,标志着伤寒学说理论体系之初步形成。是书著述之确切年份,本无文献记载,今多据其自序推论,当著于建安10年之后,即公元205年至219年之间。另有观点认为[3],“建安纪年”为建安12年,则著书应是建安20年(公元216年)后。尚有人认为,建安乃建宁之误[4],则著述应始于建宁10年(公元178年)之后。为稳妥计,今据多数人之观点,将此期下限定于公元219年。

    此期之特点是对伤寒概念、性质、范畴、脉症、治法、方药进行初步研究,并逐步形成系统理论。如《内经》论述其概念、性质、脉症和治法,《难经》“伤寒有五”之范畴规定,淳于意运用清养兼施之治法方药于临床[5]等,凡此皆为伤寒学理论体系之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至东汉末年,仲景集前期研究之大成,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创立外感热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著传世经典《伤寒杂病论》,成为伤寒学术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 百拇医药
    2·《伤寒论》传抄整理时期(公元219年~1065年)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逐渐导致伤寒学内涵与外延发生重大变化,伤寒学研究范围从单纯研究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扩展到对外感热病、《伤寒论》著作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之研究,而以《伤寒论》著作研究为其主要方面。自该书问世后一段时期,治伤寒学者,不乏其人。仅据《外台》所载,即有王叔和、葛洪、巢元方、范东阳、陈延之、孙思邈等。其研究之成果,虽不乏精微奥妙之说,然因史料之阙如而难窥全貌。唯《伤寒论》一书,分合隐现,辗转传世,尚有脉络可循。故笔者将东汉末年至宋校《伤寒论》这一阶段,姑且名为《伤寒论》传抄整理时期。

    其间,西晋王叔和首次编次整理仲景遗著,厥功甚宏。陈延之著《小品》予以引用[6];而孙思邈于《千金翼方》载原文430条、方剂90首,较完整地保存了《伤寒论》之内容。延至宋时,王怀隐编撰《太平圣惠方》,曾予收录。而林亿等人奉旨校刊医籍,则以据考证认为属南朝或初唐年间之高继冲贡本为蓝本,“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宋刻《伤寒论》序),印行于世,结束了长达800余年的传抄时期。
, 百拇医药
    此期之下限,即林亿校刊年份,医史多含混其辞,认为约在公元1068~1077年间。今查明·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所附《国子监刻书表》:“治平二年二月四日,进呈,奉旨镂版施行”,则其下限可确定为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

    正是在这一时期,隐伏下了明清时期诸子争鸣的火种。除以传抄整理为其主要特点外,同期也进行有关治法、方药临床运用规律等研究。晋唐伤寒诸家学说,如王叔和之诸法宜忌、孙思邈之方证相附等,对后世之研究很有影响。

    3·临床运用探索时期(公元1065~1144年)

    此期始于宋刻《伤寒论》后,终于成注《伤寒论》前,持续时间约80年。其间因宋、辽、金等国之间战乱绵延,疫疠流行,民众多疾,于医药之需求,甚为迫切。官方曾因《伤寒论》等医书纸墨价高,而别作小字雕印出卖,以应所需。故而在此阶段,以继承整理为其基础,伤寒学研究自然渐转于较有系统地运用仲景六经辨证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探索时期,并因之而奠定了其后理论与临床并重、学科研究兴旺发达的基础。
, 百拇医药
    此期之研究特点基本可概括为:①注重广义伤寒之温热类疾病;②方药的大量增补,尤以寒温并用和寒凉剂为多;③重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别;④病、证、脉、症辨析。其代表性医家,以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韩祗和最为著名。

    值得提及者,朱肱所著之《类证活人书》,影响颇为深远。其六经经络说,开六经实质理论研究之先河,而于现代六经实质之研究,仍有指导意义。

    4·理论临床并重时期(公元1144~1894年)

    宋·绍兴14年(公元1144年),成无已撰毕《注解伤寒论》,为全面注释《伤寒论》之先驱者。是书之作,标志着伤寒研究进入理论与临床并重之全面发展阶段。由是注家蜂起,诸子争鸣,注释、阐论、发挥、验证、层出不穷,仁智互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学说。究其研究特点,大要不越以下三端。

    ⑴·六经理论研究:自朱肱六经经络说启其端,历代医家各倡其说。汪琥继承朱肱之说,柯琴提出六经地面说,俞根初倡言六经形层说,张志聪主张六经气化说等,或引经据典,或自阐新义,深化了六经本质之认识。
, 百拇医药
    ⑵·临床运用探索:继前期之研究成果而深化推广之。徐灵胎等继承孙氏之以方类证而另有新意;尤在泾等取王氏治法之学,以法类证却迥异其趣;陈修园等提倡分经审证,似更符合六经辨证临床运用之原理。他如舌脉、证症、方药之辨析被亡等,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展了六经临床运用之研究。

    ⑶·《伤寒论》著作整理:以陈修园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与以方有执为代表的错简重订派,在原著编次问题上,针锋相对,水火不容。虽各有所取,然不无所偏。

    另外,在这一时期,广义伤寒涵括之温热类疾病,其研究进展甚快,终于脱却伤寒,另立新说。

    5·综合发展时期(1894年~现代)

    约于17世纪中后叶,西方实验医学始行东传,中医学术研究渐受其染,这一趋势曾反映于王宏翰《医学原始》、罗定昌《中西医粹》等著作中。而汲取西学研究伤寒之先行者,应是西蜀唐宗海。其《中西医书汇通五种》及《六经方证中西通解》之成书,标志着伤寒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
, 百拇医药
    关于《中西医书汇通五种》之成书年份,各说不一[7~9],而以其中之《血证论》著述较早(1884年),似无疑义。在《血证论·凡例》中,曾言“外有《中西医判》、《六经方证通解》两书……,今已刊出”。由此推论,其成书年份可能会更早。然而邓其章所撰之《伤寒论浅注被正·序》成于光绪20年(1894年),与前相悖。为稳妥起见,笔者暂将上述医书之著成下限定为1894年,并以之为此期之上限。

    这一时期研究范围基本继承了前期特点:原著编次整理与校勘翻译、六经本质理论研究、六经辨证方法临床运用规律探索、经方临床运用之推广等。然而,其最具特征性者,在于研究方法和手段之多样化和现代化。唐氏取西学以衷中,实启多法综合研究之开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形明朗化,而尤以近20年为著。计算机、系统论、耗散结构、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新学说、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渗入,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之相互结合,为伤寒学之研究,展示了广阔而诱人的前景。中外学术交流的扩展,同时亦使伤寒研究呈现出国际泛化趋势。
, 百拇医药
    简言之,大范围、多途径、新方法,普及与提高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成为此期显著特点,同时亦昭示伤寒学研究之发展方向。其所谓综合发展者,实指多元立体化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27

    [2] 何爱华·中国医学史分期之我见·中华医史杂志 1988;18(3):142

    [3] 兰承祥·张仲景生卒年限·中华医史杂志 1982;12(3):161

    [4] 秦恩甲·建安、建宁辨·中华医史杂志 1987;17(2):封三

    [5] 彭坚·淳于意对外感热病治疗学的贡献·中华医史杂志 1983;13(4):204

    [6] 马继兴·《小品方》残卷研究·中国医药学报 1986;1(3):47

    [7] 赵洪钧·中西医汇通思想初考·中华医史杂志 1986;16(3):145

    [8] 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146

    [9] 孔建民·中国医学史纲·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26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