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伤寒史学研究
编号:77834
第一节 先秦至东汉有关伤寒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医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斗争实践,自然,人类对伤寒的认识亦源于此。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即穴居以避风寒。《礼记·礼运》曰:“冬居营窟,夏则居曾巢。”而近古则居屋宇,“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礼·系辞》)“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辞过第六》)另外,钻木取火,剥皮制衣,均是人类御寒防冻之有效措施。

    伤寒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和武威汉简《治百病方》。然而,甲骨文资料表明,殷商时代即有“疾年”、“雨疾”、“降疾”、“祸风”、“病疫”等记载,根据《内经》伤寒概念之内涵,这可能是有关广义伤寒病的最早文字记录。另外,《山海经》中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疠、疫、风等均属传染病(广义伤寒)范畴。

    有关伤寒病因的认识,《左传·昭公元年》记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周礼》亦曰:“夫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既足以伤形……。”这是有关六气致病的最早记录,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可引起疾病,甚至导致疾病流行。如《礼记·月令》文曰:“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之月,……行秋令,……民殃于疫”。《灵枢·岁露篇》亦指出:“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而《孟子·公孙丑》“有寒疾不可以风”之语,则明确指出了伤寒的调护禁忌。
, 百拇医药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于伤寒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伤寒概念之内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对伤寒概念作出明确规定,即其内涵得以确立。而“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讨论了伤寒的病因和预后;“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论述了伤寒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临床表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而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可泄而已。”提出了伤寒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治之宜“视其虚实,调其逆从”,论述了伤寒病愈后的调护禁忌和食复的治疗原则。
, 百拇医药
    其后之《难经》,于伤寒概念之外延,则在继承《内经》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一外延规定,一方面拓展了《内经》伤寒概念的外延(热病、温病),另一方面则明确将伤寒分为广义与狭义二种概念,对后世伤寒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其次,作为在脉学方面成就突出的著作,《难经》对伤寒各类脉象作了形象描述,亦为后世治伤寒者所重。

    同期之《神农本草经》,为目前存世之最早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虽以药物功性味为重,然其序例中言:“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所涉近40种病证,多为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论对象,且以外感热病之中风、伤寒等病为首,足以可证作者对伤寒学术的重视。其所载药物,亦多为《伤寒杂病论》所用。而其用药规律,有着较为明显的一致性。

    西汉名医淳于意,对伤寒病诊治经验十分丰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曾记载: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唯,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马惊,即坠,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这则医案,充分反映了当时伤寒诊断和治疗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 百拇医药
    《治百病方》载有“治伤寒遂风方:附子三分,蜀椒二分……,凡五物,皆冶合,方寸匕酒饮。”另外,“经方十一家”之中的《风寒热十六病方》,其内容虽早已失传,但据书名推测,显然是论述伤寒病证治疗方剂之专著。在众多早期方剂中,值得注意的是火齐汤。在《韩非子·喻老篇》曾记载扁鹊望蔡恒公之事,曰:“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其记事虽难以考证,但足以说明火齐汤一方,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得到具体运用,而后世淳于意用以治疗多种热病,其效显著。据考证,此方即伊尹三黄汤,方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在组方及应用范围上,均与《伤寒杂病论》之大黄黄连泻心汤相同。

    由上可知,从先秦至东汉时期,人们对伤寒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药、预后转归、调护禁忌等,都有了初步认识,为伤寒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