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87768
中医药抗转移研究思路探讨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作 者]

    李忠

    [单 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来 源]

    [全 文]

    众所周知,侵袭和转移是肿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肿瘤治疗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抗转移治疗。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真正能够防治侵袭、转移的药物或方法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肿瘤的侵袭、转移仍是当今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难题。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优势,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癌瘤的侵袭与转移而实现。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医肿瘤学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中,有关癌毒对正气的耗散以及癌瘤侵袭、转移等问题,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家攻关课题已转向此领域,并引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医理论角度,对癌瘤转移的本质内涵、可能的机制、途径等作初步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中医对癌瘤转移的认识。

    1.1癌瘤转移的内涵

    转移是癌瘤的本质之一。中医对癌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时代。《内经》将转移称作"传舍",传指癌毒的传播、扩散,舍有居留之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内经》认为"虚邪中人","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积"(癌瘤)形成后,可以不断地发生传舍(即转移),以至于"邪气淫溢。"《内经》时代的医家不仅认识到肿瘤可以发生传舍,而且对其过程、机理、途径及范围等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综上所述,中医关于转移的认识包括三个连续的过程:①"传",指癌毒自原发部位发生播散;②"舍",即扩散的癌毒停留于相应的部位,形成转移瘤;③转移瘤也可继续发生"传舍",即所谓"邪气淫溢,不可胜论"。
, 百拇医药
    1.2癌瘤转移的相关因素

    1.2.1癌毒是癌瘤发生和发展的直接病因,也是造成癌瘤转移的内在的根本因素。其特性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易于扩散,一是易于耗散正气,导致正虚不固。癌毒的产生与转移均本于正虚。癌瘤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癌毒向原发病灶周围的侵袭扩散;进入中期,癌毒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形成转移病灶;癌毒淫溢,更耗正气,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正气固摄能力愈弱,癌毒的传舍趋势愈盛,形成恶性循环,逐渐进入晚期。

    1.2.2 恶性肿瘤自始至终表现为一系列的正气为癌毒所消耗的过程。癌毒的产生,癌瘤的发生与发展均本于正常,随着病程的进展,癌毒不断地耗散正气,致正虚证候不断加重,正虚则其外抗、内固癌毒的能力下降,导致癌毒扩散,疾病进展,最终出现多处转移,发生多脏器衰竭、恶病质,此系正气耗竭,阴阳离决的表现。此外,"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地",机体某一脏器或组织局部的"正虚",亦是癌毒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
, http://www.100md.com
    1.2.3 机体某一局部的气滞、血瘀、痰凝是癌毒扩散和转移的适宜土壤与环境。临床肿瘤患者除表现一系列的正虚证候之外,均不同程度地伴有气滞、血瘀及痰凝的证候。癌毒在沿经脉、络脉播散过程中,为诸邪所阻,局部气血失和,痰瘀毒聚,即可形成转移瘤。

    由上可见,癌毒的传舍趋向是造成转移的决定的内在因素。全身及局部的阴阳气血之虚,是癌瘤转移的必要条件。气滞、血瘀、痰凝是外在因素,也是癌瘤转移的重要条件。此外,癌瘤的转移还与环境气候因素及个体的体质因素等有关,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言:"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1.3转移途径

    根据《内经》的观点,经络系统是癌毒传舍(转移)的途径。癌瘤形成后,癌毒播散,经由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进而侵犯脏腑、组织(胃肠、募原等)。至于癌毒转移的具体规律,要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分析,这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脏腑概念属于中医理论范畴,也西医学所言之具体脏器的疾病如肝癌、肺癌、肠癌等有质的区别,研究中要避免混淆。
, 百拇医药
    2.中医对癌瘤转移的治疗

    2.1转移治疗中的整体观念和"治未病"思想

    关于恶性肿瘤的转移,历代文献中并无明确相应的治法,但祖国医学中天人相应及五脏六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于癌瘤转移的治疗有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讲,癌瘤的转移属于疾病传变的范畴,"治未病"的思想的主旨即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人体脏腑之间存在生克乘侮的复杂联系,《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防治疾病时必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预先治疗未病的脏腑,既要防止传之于所克之脏,又要防止传之于所侮之脏。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指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杜绝疾病的发展传变,防治癌瘤转移,当以《难经》所言之"补不足,损有余"为原则,结合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视不同脏腑及其所属之虚实而治。但具体的方法则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 百拇医药
    2.2固摄培本解毒法与中医药抗转移

    《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癌毒为阴毒,易伤阳气,且其毒性猛烈,既耗散正气,又易于扩散。《内经》指出:"散者收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提示应当采用具有收敛、固涩、收摄等作用的药物,以治疗正气(包括气、血、精、津等)有形或无形的消耗、散失及防止癌毒侵袭扩散、转移之证候,我们将此种治法称为固摄法。其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另一方面是通过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使之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也同时受到抑制。(1)

    防治转移应当是肿瘤治疗总体战略的一部分,不可孤立于综合治疗之外。在固摄法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扶正培本与祛邪解毒两方面的治法,从而形成培本固摄解毒这一中医肿瘤治疗的基本法则,发挥全面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中医药抗转移研究策略

    综观中医药抗转移研究的现状,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医理论研究付于阙如。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很薄弱,迄今有关文献少得可怜,仅有10余篇。临床研究侧重于对转移瘤的治疗,且多为小样本临床观察;采用的治法亦不外扶正(补脾、补肾等)和祛邪(清热解毒、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然而无论是扶正法,还是祛邪法,均不是针对癌瘤的根本矛盾和转移的本质而设,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抗转移效果。实验研究方法局限,多为单一药物(或单一成分)、单一治法的抗转移实验治疗,机理研究着重于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转移的影响,但中药作为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仅是抗转移机理可能的一个方面,且与同类西医药物相比,其作用又显逊色。近年来又有学者从中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角度进行探讨,但结论不一(2)。

    在此笔者提出中医药抗转移研究的策略如下,与同道商榷:

    3.1理论研究
, http://www.100md.com
    一方面,继续深入探讨癌瘤转移的本质及其病理机制,探索癌毒的具体转移途径;另一方面,结合回顾性总结,寻找不同癌瘤的转移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3.2临床研究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以治法研究为重点。在整体观念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对"治未病"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开展对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及固摄培本解毒法、截断扭转法等新治法抗转移的应有和研究。

    3.3实验研究

    本着来自临床,服务于临床的原则,实验研究的重点不应局限于一方一药,而应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建立标准的癌瘤转移中医证候模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疗法,如固摄培本解毒法,进行系统的抗转移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侵袭和转移是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复杂过程。癌转移过程可概括如下:原发瘤增殖、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侵袭基底膜,侵入血管、淋巴管;在循环系统中存活,形成瘤栓并运行到靶器官;滞留于靶器官并粘附于毛细血管;穿出毛细血管,形成微转移灶;肿瘤新血管生成,转移灶增殖(3)。其相应的治疗对策在于特异性地阻断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某个或各个步骤,包括a.阻断肿瘤细胞于基质成分的粘附;b.抑制蛋白水解酶分泌或活性;c.抑制肿瘤细胞运动能力d.抑制血小板聚集;e. 抑制血管生成;f.抑制信号传递通路等。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拟生物反应调节剂作用,对于肿瘤转移也有一定影响。因为侵袭、转移涉及多个步骤和环节,寻找对转移的多个环节与均具有阻断作用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转移中医方法和药物,应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