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87867
中医治疗中风探讨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作 者]

    黄 俭

    [单 位]

    [来 源]

    [全 文]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此类病菌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并向年轻化发展,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一、中风的演变规律

    中风早期急性发病,多见痰火上扰清窍或痰湿上蒙清窍,同为肝风所挟,走窜阻塞经络,致脑髓壅滞,脑脉瘀阻,元神被困,五脏失统,六腑气闭,肢体失和,因而险象叠起,证候表现极为复杂。转入恢复期后,病情趋于相对稳定,但正邪交争,虚实夹杂情况仍存,此时若辩证不明、虚实不分,补泻失当,非但偏废不复,还可导致再次中风。中风偏瘫,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异和感邪深浅程度不一,决定了病情的顺逆转化。病机顺转,表现于临床是软瘫(即早期病侧肢体的弛纵不收),预后较好。病机逆转,表现于临床是硬瘫(即早期病侧肢体拘挛不缓),预后较差。由于中风偏瘫发于实而归于虚,因此,判断中风偏瘫在恢复期病机是否能顺转、向愈,关键在于患者是否出现虚证。虚证出现越早,预后越佳,反之则差。病机由实转虚的主要见证是:患者病侧肢体驰纵不收,筋脉痉挛缓解,随之血压下降(高血压病人),舌苔转薄,脉转缓。且肢软乏人,倦卧嗜睡,此为实邪消退、虚象显露,临床表现为软瘫、出现软瘫乃邪去正安之象,病机是顺转。
, http://www.100md.com
    中风偏瘫进入恢复期,病机出现逆转的亦不少见。这是病邪尚盛、正不胜邪的结果,病机逆转的主要见证是:患肢筋脉痉挛不解,血压不降(高血压病人),舌质红、舌苔厚腻不消,脉弦急不缓伴精神亢奋、急燥心烦,临床表现为硬瘫,诸症提示实邪不退,病机没有向虚证转化的倾向。造成中风偏瘫、病机逆转的原因除患者感邪深重(如脑出血)之外,并与治疗不当有关。若中风早期不先平肝潜阳、开郁启闭,实邪不去,反先补期虚,以致闭门留寇,助火生风,致使病机出现逆转。

    中风由急性期转入恢复期后,改善恢复偏废肢体功能活动是临床辩证的主要内容,虽然中风偏瘫,病因多端,证候多变,虚实夹杂,临床辩证难度较大,但“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理特点。发于实而归于虚是其病机顺转的必然。因此中风偏瘫在辩证和治疗方面有规律可循,其规律在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风治疗规律

    中风实则以风、痰、火(热)多见。虚则以气血虚为主。软瘫属虚,硬瘫属实。虚实各执一端,治疗以中药为主,针炙为辅,其治则虚实各有不同。
, 百拇医药
    软瘫多见气血虚弱,治疗用药非只治其虚,更为重要是活其血,因气虚血必凝,血虚血必滞,不活血无以通其络,方用补阳还五汤。方中以黄芪为君药,以补其气,使气旺血行,但须用川芎,借其行气活血之力,通达表里,调和营卫,使得阴阳贯通,经脉畅流,疗效才能显著。且川芎与红花、桃仁、地龙相配可加强其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之力。川芎与当归、赤药相配可使其养血活血、调和营卫的作用加强,使经脉得以濡养,瘀血去而气血生。重用川芎,还在于其辛散温通、活血祛瘀、补而不滞、祛瘀而不伤正,引导诸药归经,使全方达到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本人经过三年的临床观察,采用补阳还五汤,将川芎由3g提高至10g,连续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48例,有效率为90%。与原方相比,临床有效率有显著提高。

    病例:李××,男57岁,干部。于1994年2月15日来就诊,诉两周前于午睡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逐渐加重,来就诊时,右侧肢体基本不能主动抬离床面,软而乏力,脚向外旋,精神疲倦,气短,自汗,闭目不欲见人,血压12/8kpa,舌淡暗有齿痕,苔薄白,脉浮缓涩。此为中风,证属气虚血瘀型,应益气活血,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川芎10g,当归9g,桃仁9g,红花6g,地龙12g,十大功劳12g,每日一剂,并配合针炙,炙神阙,针百会及健侧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3日后,右上、下肢能能主动抬离床面45°,5日后,能下床站立,7日能扶床行走,共治25日,痊愈上班。
, http://www.100md.com
    硬瘫属实多是风阳挟瘀血,痰浊上逆犯脑。脑髓壅阻,经脉挛急所致。此时应重在平肝,肝阳失潜、风邪妄动,火借风势,风助火邪,肝风挟痰上扰,最易再次中风。故血压偏高,筋脉拘挛者,临床上重在平肝潜阳,在肝阳渐平后,始入补气药治之。头痛症状为脑脉充盈(颅压偏高所致),故治疗用药非只在平肝潜阳,更为重要的是引血下行,降低颅压。其方药虽以天麻钩藤为主。牛膝须用至一两以上。因其性味平和,归肝肾二经,功在补益肝肾、通利关节,“引诸药下行”(朱丹溪言),故重用以引诸药归至肝肾兼以引血下行,折其肝阳、滋补肝阴,辅佐全方共达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之效。正如张锡纯所言“为治脑充血证无上之妙品”。笔者认为硬瘫是病机出现逆转感邪深重,正不胜邪的结果,因此病情凶险,预后不佳,但若及时明确诊断,正确辨明证型,采用针药并用的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或许可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硬瘫的针刺以治实为主。硬瘫一般情况下,患侧属实,健侧属虚,针刺治疗多取患侧泻之,并配合放血。取太阳、曲泽、委中、三阴交放血,且放血量要多,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疗效。一周放一次多数患者只放二次,血压即可下降,筋脉痉挛缓解,舌苔转薄,脉转缓,实邪消退,虚象显露,病情趋于平稳,尔后根据患体阴阳之偏而调之。
, 百拇医药
    病例:张×,男,工人。患脑出血35天,遗留左侧肢体瘫痪,于1993年12月就诊。就诊时症见面红气业,头晕胀痛,烦躁易怒,卧床不能自起,右侧肢体筋脉拘急上肢肘关节曲屈呈60°,不能自行屈伸,下肢仅能抬高5°,血压25.3/14.7kpa,舌苔黄腻且厚,脉弦洪。此为中风,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疗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天麻、地黄各9g,石决明、牛膝各30g,钩藤15g,黄芩、丹参、十大功劳各12g,伸筋草20g,全蝎、胆南星各6g,大黄6g,水煎服,每日一剂。配合针炙治疗。取穴如下:太阳、曲泽、委中放血,一周一次,治疗21天后,头晕消除,患肢筋脉拘挛缓解,血压20/12kpa,舌苔转薄,脉转缓,上肢肘关节已能自行屈伸,下肢已能扶床行走,继续中药治疗,停放血,改针百会、健侧曲池,阳陵泉,手法轻补。患侧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手法轻泻。针治15天后,能用筷子吃饭,自己行走一华里,三十日后痊愈。

    三、初步体会

, http://www.100md.com     1.欲通行充、补中有活:由于中风一症,以血瘀阻络、经脉不通为主,所以治疗的总则是以通络为要。绝大多数病人均有气虚、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证候。由于气虚而不能帅血、阴虚津亏,血液滞塞、阳气不足、血涩凝滞、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之法已不足以推动血运:“若欲通之,必先充之”。因而,必须使用益气通脉法,滋阴活络法,温阳通脉法或阴阳双补法,使之气充阴足,凝滞温化,经脉疏通。所以常用生芪、太子参、山萸肉、阿胶珠、肉苁蓉、生熟地、怀牛膝等补益之剂。通经活络的药物中也不能攻伐破瘀太过,而选用路路通、王不留行,络石藤,豨莶草,伸筋草等力缓稳效之品。所以对于内虚为主,瘀血阻络所致瘫痿诸证(软瘫),要“以通脉为本,欲通必充为要”。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基础上,选用此类活血通络之剂,实属相得益彰。

    2.育阴通腑,通中有补。育阴通腑法,主要针对阴虚肝旺、腑气不通。其观点基于内虚为主。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痰火内蕴,胃肠积热,以致毒热上攻而致中风,毒热腑实不去则阳亢难平,内风难熄。况且痰火内炽,毒热入血,尚可引起醒后复错,或血热妄行,便血,呕血等危候。所以育阴通腑之法,实为两全之计,选用鳖甲、龟板、牡蛎益阴潜阳、平肝熄风。朱丹溪认为龟板“能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在通下药之中,也并非以大黄为主,而以郁李仁,火麻仁,番泻叶为主。其中郁李仁润燥滑肠,“破血润燥”,火麻仁功能润燥滑肠,通腑活血,巧妙之处在于本药“非血药而有化血之液,不益气有行气之用”(《本草述》),况且又有“补中益气”(《内经》)之效;番泻叶则是惯用之品,其性苦寒,入大肠经,功能泻热导滞,泄下而不伤正,导滞而不留邪。大黄之用在于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里实积热较重,大便秘结不行者,大黄为必用之品。
, http://www.100md.com
    3.温阳通脉、温中有通:本法系针对阳虚血瘀经络阻滞而设,主要适于后遗日久,除半身不遂外,兼见呵欠频作,口中流涎,肢冷、畏寒、便溏、舌质淡、脉沉细。关键在于辩证准确,才能放手使用温阳之剂。用附子辛热、回阳补火,“其性善达,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肉桂温阳通脉;肉苁蓉助阳润燥通便。所以,温阳通脉以达血行风祛之效。

    4.涤痰通络,通中有破:此法针对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滞经络,蒙蔽清窍而设。《丹溪心法·中风》“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本法重在豁痰开窍,用涤痰汤化裁。方中胆星苦温燥化开泄走窜,燥湿化痰,调理脾胃痰湿。因此药主入肝经,又善治经络风痰,所以通治中风痰涌,尤宜治疗风痰所致的肢体麻痹、眩晕、惊痫口噤、口眼斜等证,正如《本草汇言》所言“若风痰湿邪,非南星不能散”。采用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引邪外出,痰湿除则经脉通。故《药品化义》论有“消痰癖……逐宿痰,通便闭,非此药不能也”,二药相配即能涤痰通络,又可破气消积,达到温通痰湿、通中有破、破而除邪,疏通经脉的疗效,实为配伍之妙用。但此法温热辛散之力甚强,极易耗伤阴液,阴虚内热之证,切勿妄投。,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